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想国》洞穴比喻的含义以及哲学教育的过程

(2013-04-21 14:59:18)
标签:

读书笔记

理想国

分类: 我的《理想国》

    在洞穴中,囚徒们由于绑手绑脚只能看见投在对面墙壁上的阴影。其中一个囚徒解开束缚转过身,看到了实物和火光,但他的眼睛是相当痛苦的。后来他被从洞穴里拉到了太阳底下,但他不能一下子就看到太阳,只能从实物的阴影开始看起,之后依次看到实物在水中的倒影、实物本身、月光和星光,最终才能看到太阳。当他看到太阳之后,是不愿意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洞穴中去的。一方面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太阳就不愿再看阴影,另一方面是如果他回去,他会因为看不清阴影而受到同伴们的嘲笑。但是,无论他多么不想回到原来的洞穴,他必须回去帮助那些仍然只看得见阴影的囚徒,这是他的义务。

    灵魂由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就像这个人从洞穴走到外面的世界一样,而引导灵魂转向则需要哲学教育。苏格拉底接下来就讲到哲学教育的过程。

    二十岁之前应该学习算术、几何学、立体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学等预备性科目,并经历战争、体操等身体锻炼。算术能造成相反的刺激,因而灵魂需要动用理性思考,最终算术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几何学是认识永恒事物的,其研究对象是可知世界而不是可见世界,因此也能够将人们的灵魂引向真理;天文学在当前看来使灵魂向下,因为当前的天文学家们一直注重研究他们所见到的事物即可见世界,而真正的天文学应该更加重视天体本身,应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寻存在真理,而不去管那些可见的事物。

    这些预备科目的学习就像是解开了囚徒们的束缚,让他们慢慢走出黑暗的洞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看到实物、火光,最终从洞穴上升到阳光下。但是由于不适应光亮,即使在阳光下,他们也不能直接看到太阳,他们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这就相当于从二十岁到三十岁要接受的教育——综合小时候分散学习的课程,研究相互联系和事物本质的联系,为之后学习辩证法做准备。三十到三十五岁学习辩证法,慢慢发现真理和实在,使灵魂到达善的理念,这就好比走出洞穴的囚徒最终看到了太阳。

    就像看到太阳的囚徒不愿回到洞穴却不得不回去一样,学会了辩证法而找到了善的理念的哲学家在三十五岁之后也被迫回到城邦的现实生活中去,负责指挥战争以及参加其他公务,他们必须积累实际经验并在这些公务中接受考验。这是哲学教育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最后,五十岁的时候,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方面成绩优异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他们要将灵魂转向善,管理好国家、公民和自己,正如回到洞穴的人时时刻刻得注意头顶的太阳而不迷失真理一样。他们用大部分时间研究哲学,但轮到值班时必须为了城邦的发展而走上统治者的岗位。此时的他们就已成为哲学家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