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正义时,苏格拉底提出了“大小字”的理论――先看清楚大字,再读同样内容的小字,以此类比城邦与个人的正义,只要能弄明白城邦的正义,个人的争议也就不言而喻。接下来,苏格拉底便与阿得曼托斯和格劳孔开始讨论城邦的起源与发展。
首先讨论了城邦的起源。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形成的前提是基本需要与分工合作。城邦里的人们需要粮食、住房和衣物,但是人们并不能单靠自己就达到自足,而且各人性格不同,适合不同的工作,只有当人们在做适合自己的工作时生产效率才会高,所以分工合作必不可少。于是出现了农夫、瓦匠、纺织工、鞋匠、商人,城邦就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与成长。
然后讨论了城邦的发展。苏格拉底所讲的城邦是“猪的城邦”,只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然而格劳孔认为城邦还需要各种“奢侈品”,应该考虑一个繁华城邦的成长,看看正义和不正义到底是怎样的。苏格拉底提出健康的城邦势必再扩大一点,需要加进猎人、艺术家、诗人等等。然而,奢侈城邦一旦出现,人们的需求无节制地扩大,就会产生有限资源与无限欲望的矛盾,进而引发战争,这就是战争的起源。此时,就需要“加上军队那么大”的更大的城邦来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于是,护卫者应运而生。苏格拉底又提出,军队打仗也是一门技艺,这项技艺也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
之后,苏格拉底便开始与格劳孔讨论护卫者的教育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优秀的护卫者既要有自然禀赋,也要受到后天的教育。自然禀赋就是,护卫者不仅要拥有强壮的体魄,灵魂也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并且,护卫者必须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此时格劳孔便感到疑惑,上哪儿找这种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呢?苏格拉底通过将护卫者与警犬相类比得出结论,护卫者是能够既温和又凶恶的,护卫者除了秉性刚烈以外,他还必须爱智慧。护卫者的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并且是先教音乐后教体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