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w690/003zKbztgy6F8HOiiGF4d&690不忘美丽和健康" TITLE="冬季洗澡有讲究 不忘美丽和健康" />
导读:冬天天气冷,有的人习惯每天洗澡,有的人可能一周才洗一次,到底冬天多久洗一次澡好呢?一时间这成了微博上热议的话题。很多爱美爱干净的朋友们,到了寒冷的冬天也坚持着每日冲凉泡澡。其实这种看似讲究的生活习惯,却成了健康误区。冬日洗澡方式不当,易惹疾病上身。下面,我们先看看寒冷的冬天洗澡有什么禁忌吧!
禁忌一:每天洗澡
冬季洗澡不宜过频,每周两到三次比较合适。冬季气候干燥,频繁的洗澡会使皮肤表层油脂受到破坏,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瘙痒。
建议:1、老人皮肤处于变薄和萎缩状态,建议7天洗一次,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延长到10天洗一次。2.肤质干燥者,建议2-3天洗一次。
禁忌二:长时间洗澡
洗澡时间过长皮肤容易脱水,人容易疲劳,还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易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意外。
建议:盆浴20分钟,淋浴3至5分钟即可。
禁忌三:水温过高
若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
建议:水温最好在38℃到41℃为宜。
禁忌四:饭后立刻洗澡
每顿饭后,人体要从全身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肠帮助消化。饭后立即洗澡,由于消化道血流量较少,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肠胃道疾病,另外因为脑、心脏等部位供血不足,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一方面会加剧心脏缺血,甚至发生心绞痛或猝死。
在注意了四大禁忌过后,冬日洗澡最让人纠结的还是干燥的皮肤。一旦滋养不当,瘙痒过敏全部都尾随而来。因此在冬季洗澡时,滋养皮肤,减轻瘙痒刻不容缓。
禁忌五:洗澡的顺序错误
洗澡的最佳顺序是:先洗脸,再洗身,最后洗头。
大多数人洗澡时先洗头,这是不科学的。冬季气温低,脱掉衣服进入浴室后,血液会集中在内脏和头部,马上洗头,可能会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
冬日洗澡滋养皮肤 减轻瘙痒
1.洗澡次数不宜频繁。老年人一周一次。习惯天天沐浴的人,最好不用沐浴液。
2.洗澡时水温以40℃为宜。瘙痒病患者大多喜欢用温度高的水,但是过热的水会增加皮肤表面的保护膜溶解,使皮肤更干燥。
3.不宜搓澡。搓下来的“泥”是皮肤保护膜。搓澡过于用力是引起皮肤瘙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4.洗澡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即可。过长时间的洗涤必然会将人体表面的皮脂膜洗去更多。
5.冬季洗澡宜选用中性浴液:冬节洗澡的时候我们宜选择中性沐浴用品,以避免对于肌肤的刺激,洗澡时选用的浴液一定要选择碱性小的,中性的最好。沐裕后最好涂一层可以润肤、保湿的护肤品。每天必须多饮水,还可以在房内放上一盆水,或使用空气加湿器,以增加室内的湿度,如有需要,可每隔数小时给皮肤喷点水,使皮肤始终处在一种较为湿润的状态。
6.适量涂抹保湿护肤品。在洗完澡5分钟内涂抹,防止皮肤干燥起屑。
7.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减少体内水分的缺失。摄入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海带;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等蔬菜,和胶质丰富的食物如猪蹄、肉皮等。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和酸性食物。
小心猝死!五个时刻最不能洗澡
1.血压过低不洗澡: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2.酒后不洗澡: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释放,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3.饱餐后不洗澡:饱餐后洗澡,表皮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4.劳累后不立即洗澡: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后,休息30分钟后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5.发烧时不洗澡: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