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效应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家庭教育法则 |
1.内容表述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用尽全力吹出了凛冽的狂风,寒气刺骨。为了抵御寒风,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意暖人,于是解开纽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在这场比赛中,南风获胜。
在管理学上,上述现象就叫做“南风效应”。在南风效应中,北风的想法就是通过强力把行人的衣服撕扯下来,可招致的却是行人更加有力的抵御。而南风的思路则是:通过把天气变暖和,让行人自己把衣服脱下来。从作用力度来说,北风的力度显然要比南风大得多,但是实际效果却远逊于柔弱细腻的南风。
南风效应告诉我们,强制力所产生的效果有时反而不如感召力。
2.南风效应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通常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很自然地会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有的父母运用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力量,迫使孩子不得不按照要求的样子去做。可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常常会激起孩子的抵制,而不是配合。这种情形与北风的遭遇如出一辙。有的父母则会对孩子循循善诱,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他们擅长跟孩子交朋友,通过营造怡人、怡学的环境,或者提供良好的活动条件,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达到预期目的。
我们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为孩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可孩子就是不好好珍惜,视其如粪土。在这种情况下,北风型父母免不了要大动肝火,把孩子教训一顿,然后运用各种强制手段对孩子实施严密控制。这种方式短期内可能会收到明显效果,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旦强制手段解除,孩子马上以光速恢复原状。南风型的父母会耐心了解孩子为什么没有按照吩咐的样子去做,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摸清情况之后,他们会真诚地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也要跟孩子解释清楚,争取孩子的理解。有时候,共同面对家庭困难反而会使全家人的心联结得更加紧密。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作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这一推论在很长的时间内被当作笑料,然而400年之后的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确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由30万奴隶所建造。为什么一个小小钟表匠敢于否定伟大的希罗多德?布克的理由是:“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绝不可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同样的道理,孩子的优异成绩是不可能在压迫的环境下取得的。如果孩子产生懈怠情绪和对抗心理,取得优秀成绩便会成为家长永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