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增长点:农户今天买东家,明天买西家怎么办

标签:
农业农资农资培训培训学院动态 |

农资市场有一种声音很强烈,就是大家都希望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农资市场产品供给已经过剩,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已经举步维艰,大家都希望从用户那里找到新的增长点。要做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大家就必须知道用户的购买习惯。
农户在购买农资产品的时候,有三个显著的购买习惯。第一是价格最低原则,农户可以为了买一包便宜五块钱的肥料,多走三里路,因为在农民消费者的眼里,便宜的那五块钱是钱,但是他自己多走了三里路是可以不计成本的。第二是跟随性,喜欢跟风,不管自己有没有用过,只要看到很多人都在买,很多人都在用,自己就喜欢去跟风。第三最恐怖,就是随意性,农户对农资产品的购买存在着非常大的随意性,本来是想去你的店买这个肥料的,但是走在路上看到了别家的门店在做促销,有赠品去送,看到这个赠品很吸引人,那么可能就直接把肥料买了,还没有走到你的店里,已经很随意的把肥料买完了。正因为农户有这三个消费的习惯,所以农资零售商经常的抱怨,农户今天买我的,用的效果也不错,但是转过头不知道什么原因,明天就去买别家的了。
有一次我去山东市场调研,一个乡镇上的零售商在自家开的餐馆招待我们。不得不说一句,山东的文化底蕴确实非常的深厚。零售商自己的餐馆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食一碗人间烟火,下联是:饮几杯人生起落,横批是:回头是客。我跟老板说,你这个对联非常有水平。零售店的老板说,这个横批是我自己加的,这个做生意实际上靠的就是回头客,能回头再来的都是好客户。我就很奇怪,餐馆基本上都是靠回头客的,但是,我们的农资店农户都是这个季节买东家,下个季节买西家,留个回头客特别的难。零售店的老板问我说,这个老师,我们有没有在农资方面有回头客的方法呢?我当时对这个零售商说,在农资市场要解决回头客的问题,不能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去想,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想。
我给他讲了一个我自己作为消费者的亲身的经历。五年前,那我在深圳搬家到了一个新的小区,那个小区里面有三家理发店。我要理发,在三家理发店的门口观察了半天,最后选择了一家人比较多的进去了。师傅理得还不错,剪完发问题来了,那个时候深圳理发,洗剪吹是五十元。理发的师傅跟我说,建议你办个卡,办了卡以后呢,这次的剪发是免费的不收钱,以后的每一次来剪发都是打7折。五七三十五,就是三十五元。然后,今天办这个卡还有个优惠,就是存五百,还能够送一百。摆在我面前的问题非常简单,要么交五十块钱走人,要么去办一张卡本次免费,以后剪发还有七折,还有能够享受这种存五百送一百的优惠。我问那个零售店的老板,我说,如果是你,这张卡你办不办?零售店的老板当时很果断说,办啊,这么划算肯定办。我说是的。我当时的选择也是办了一张卡,但是等我下一次要剪发的时候,有趣的事情就来了。那家理发店,旁边还有两家,那两家店我根本连看都没有看,我直接就奔这家理发店去了。为什么?因为还有六百块钱在这家店存着呢。
零售店的老板感觉很受启发,但是他有困惑,通过办卡留住回头客。他说,我这个餐馆那也许是可以的,我这个餐馆本身就是办会员卡的,有了会员卡,消费有九折,而且在我这里吃满15餐。我按照这15餐的平均消费,我还送一次免费的午餐,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我这个农资店也能给农户办会员卡吗?我没有尝试过,好像也没有哪家农资的零售店是这样做的,心里没底。其实办不办卡只是一个方式,关键是想要留住回头客,要让客户再次来购买,就必须给客户一个再来购买的理由。这个理由最好就是,再次消费的优惠和没有消费完的余额。
现在城市市场的新零售做得风生水起,其实农资的新零售也正在升起,只不过城市的新零售讲求的是,线上线下和物流的融合,而农资的新零售更强调的是,线下门店的获客的能力和留住客户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宗旨是相同的,就是要变万货商店为每个人的商店,不再以商品为中心,而要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
农资培训找春沣,所有要在用户购买领域找到增长点的企业,都要思考农资新零售的三步走。第一步是一定要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第二步是怎么利用客户的消费习惯吸引他们进店购买,第三步是如何有效地建立再次购买的优惠和消费的余额,把这个一次性的用户变为回头客。大家要记住,锁定回头客的基本规律是,你要想用户下次还来消费,功夫一定要做在本次消费。如果你没有办法把本次消费和下次消费做一个链接,那么,你希望的那些回头客基本都不会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