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赋能:让业务员更好地去卖货!

标签:
农业农资农资培训培训学院动态 |
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具体的战术执行,是企业完善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但兵马未动,粮草要先行。
想打赢一场商业战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能力必须强大,才能作为支撑的“筹码”。
更确切地说,是要做好企业的内部赋能。
以肥料企业为例,卖肥不能光靠老板,更多的是业务员在和客户和用户成交。
从内部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去卖货,更好地去打造企业外部渠道的竞争力,就是内部赋能的意义。
而做好内部赋能,厘清企业内部的运营逻辑是前提。

企业内部的运营逻辑
企业内部的运营,是以经营为导向、以组织系统为支撑、以目标管理与机制管理为协同,通过运营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来实现总体运营目标的。
第一,以经营为导向,不能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
第二,以组织系统为支撑。搞清楚营销与市场的关系,同时管理好区域性的三级营销,才能在商场里打赢一场仗。
第三,以目标管理与机制管理为协同。
如何将目标具象化以便于实现?如果完成有难度,激励机制又该如何发挥出人性的能力?这都取决于目标管理与机制管理的协同。
最后,通过运营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来实现整体运用目标。
企业想赚钱就必须要有能赚钱的组织架构、能赚钱的目标管理和机制相匹配。
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完全以机制为导向进行“大外包”,企业就没有品牌;想真正地做运营、想赚钱,没有组织形式来支撑,也不能成功。
以业务员为例:如果业务员要兼备成交、发货、品牌传播、回访等全部工作,就说明企业没有做好内部赋能,忽视了对员工工作的战略支撑。
在厘清企业内部的运营逻辑后,就可以着手在“人、事、货”等方面下功夫,在细节处做好内部赋能。

人:坚持人性的管理
企业盈利模式的基础,是组织形式的构建与机制迭代。
关于人员管理,要做好领军人物、市场部责权利、主副业绩效 、中下层管理这四方面。
第一,在特肥成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展现核心品牌给客户看,更要让他们看到能保持品牌活性的领军人。
第二,市场部的责权力,说的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部门。
第三,主副业绩效,这个主要针对平台企业和大肥企业,要做好主副业绩效的考核。
最后一点,也是特肥企业最容易忽视的一点:中下层的管理。
上层的战略和战术很清晰,但如果中下层的管理和执行不到位,企业依旧赚不到钱。
用打卡、照片、定位、水印相机等方式来考核中下层员工,这在企业管理中是正确的、不可缺少的。
但过多地用标准来考核中下层员工,就把人当成机械去使用了。
可机械的营销动作,只适合标准化的产品,而特肥是一种非标性的产品。
做特肥,业务员们经常要面对不同区域的不同客户的不同诉求。
这要求他们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热情去参与到工作当中。
现在很多企业,从以前的供应制,到合伙制,到现在以绩效和股权分配为人员管理制度,目的就是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如学习的主动性、沟通的主动性、示范的主动性等。
在标准化管理上凸显人性,让中下层员工在营销工作中展现出更多的活力,就是内部赋能的方法之一。

事:做好全员营销的准备
企业运营的核心是服务导向与效率。
市场是因,营销是为市场而服务,企业内部一定要支撑起这个导向。
如何支撑?在内部做全员营销,或者说做以营销为导向的服务。
以上,就需要企业的财务、生产、

货:打下灵活卖货的基础
业务员对产品的掌握与运用,是产品力发挥的关键。
企业有一个很牛的产品,但如果业务员不能用实际、有效的话术去推销,即使产品的功能很多,都与用户无关了。
因此,做好内部赋能的最后一步,就要:在业务员有工作积极性的情况下,教会他们灵活地利用产品去决农民的痛点。
如何灵活地使用产品?牢记这六个词:话术、方案、传播、执行、需求和定制。
推销产品前,要有自己的一套话术,了解清楚底层套餐的规律;
做产品推广时,要有自我传播的良好习惯和主动性;
在执行项目上,如示范田:90%企业是在找示范田,我们要做那剩下的10%,去做示范田;
在需求的收集上,企业不能把业务员当成价格和政策的传递工具,要让他们用市场的角度去寻找商机。
最后,定制。业务员要根据特定用户的痛点,定制出解决其种植作物的问题的套餐。

定制:用套餐去卖更多的货
为农户定制套餐,这对业务员的基本功有很大考验。
套餐,分为营养套餐和营销套餐。
具体的案例,可参考以下两张图:


无论在精细作物上,还是在大田作物上,业务员都要有一个相匹配的产品使用方案。
然后,通过学会基本的营养换算、成本换算、等效换算,就能在解决用户痛点的基础上,选择出合适的产品。
最后,根据用户的施肥成本、施肥习惯等,换算出具体的产品使用方案。
想实现这个过程,单靠产品说明书和单页是不足以完成的,也不是农化老师能解决的。
更多的是,我们的业务员在面对市场时,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投入身心去为企业卖出更多的肥料。
而这些,都离不开企业内部赋能对业务员们的支撑。
一沣小课金句
企业内部的运营,是以经营为导向、以组织系统为支撑、以目标管理与机制管理为协同,通过运营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来实现总体运营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