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盘,就像设计好的一样。该跌的跌,该涨的涨,涨的高的跌,跌得多涨。这剧本难道不好好理解吗?不好理解的是角度,重要的还是投资者自身的进化能力太慢。其实不管什么情况都一样,这个大盘和以前的大盘还是有很多的区别。将来能不能再回到五年前的节奏,很难说,也不想去猜。至少从目前来看,市场很难回去,毕竟参与主体和市场环境都已物是人非。
昨天就说过,周期股中的高位股很可能是一日游的反弹,后续只有他们跌到位,市场才能更好地反弹。有人说周期股不会调整,这让我想起茅台的逻辑,不照样下来了吗?不是不跌,是没有到跌的时候。如果后期预期更好,无非就是再涨回去。如果业绩不好,那就要调整一段时间了。周期股内的低位股,并没有受什么影响,该涨的还是涨,看看今天的涨跌幅,就知道没受什么影响。
再看看其他板块,金融股就在对冲周期股下跌的影响,不能说强,但是很难说弱吧。今天消费股也出现超跌反弹,基本上跟周期股就是个短期的跷跷板效应。科技股也很有意思,最近收到无名的影响,大概也是跟国家的产业大基金在高位股里的坚持有关吧。但是全球性的半导体和芯片短缺,难道不会最好的行业利好吗?只不过短期涨跌受供需关系影响,操作上也要跟上节奏,该高抛的要高抛,该持有的就安心持有。
震荡总是难免的,不要无端被市场情绪影响,顺理清楚市场节奏,就可以游刃有余。实在不适应,就可以离开市场多等等,反正也是分化行情下的机会,操作难度看起来大,其实热点更容易寻找,说到底还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剧本还在继续,水平就要看导演的能力,该干嘛干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