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8.10本周调整,按照机会应对!

(2020-08-10 11:32:43)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判断市场,结果都有可能是错的。尤其是偏重于短线判断的时候,错误率就更高。基本上就是你看跌的时候,大盘是涨的,你看涨的时候,大盘就是跌的。我最近也在留意一些大V的观点,基本上都是这样,正确率很低,反而是一些券商和机构的观点相对来说还可以。因为现在大部分机构的判断都偏中线,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两个变化是很多市场人士没有注意到的。其一就是市场环境已经发生改变,机构开始主导市场,而过去靠两头堵的财经人士是不适应这样市场的,盘升就是杀死众多市场人士的镰刀。其二就是慢牛走势,但是大部分人还没有建立适应慢牛走势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所以仅靠快速封神的嘴炮很难适应这样的市场。这就是我们发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跌的时候怕跌,涨的时候又怕涨。跌的时候不敢进场,一直会等回调确认,涨的时候又不敢持股,早早地就高抛离场,看着大盘起舞。

其实说到底就是现有的知识体系跟不上市场变化。比如现在的市场走势就是一个一分钟级别上涨完成以后,等待下一个一分钟级别的过程。至于怎么划分这里的走势结构,其实要等这个一分钟级别走势完成以后,根据他的跌幅或者运行的区间再去判断下一个一分钟级别的走势就可以。至于这里到底是走一个扩展中枢还是和以前的走势结构重叠,很多人是分不清楚的。其实不是分不清楚,是市场走完之前,没有人可以看清楚。但是基本的判断逻辑你要懂,比如说怎么样算重叠前结构,怎么样算新中枢的构建。有一个小技巧,就是看跌幅,标准是50%。现在的上证指数关键点是3281点,深证成指的关键点是13414点,看准了就知道下一个阶段怎么判断了。这时候千万不要跟着不懂的人瞎猜,非常容易误入歧途。如果非要猜,你还不如学习现在很多券商和公募机构坚持中线看多的观点,至少不会犯原则性错误。

当然也有传统技术分析放法可以使用,比如从现在技术指标你能够看出,这两天就是一个简单地时间换空间的过程。因为一个一分钟级别的走势至少需要5昨天左右,所以从目前来看,市场的震荡至少还要有三天的时间,周三在判断也不迟。

其次这个位置最怕犯的错误不是判断不准,怕乱折腾,尤其是追涨杀跌。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现在两个市场四个指数震荡幅度有差距,所以主板会更强势一些,也就是完成盘整中枢的概率更大。从实战策略来讲是不影响你操作的,因为该涨的股票不会休息,该调整的股票也不会大涨。从热点上看,进入八月以后,众多的机构都在推出周期类复苏行业。其实往年这个时候最容易上涨的就是业绩预期比较明确的板块,今年这样的特征更明显。所以,接下来周期类品种会有表现的机会,大家可以留意证券,银行,化工以及未来高景气度的科技细分行业龙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