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抛低吸是最近很流行的词汇,不过有些股票根本没有高点,所以也就实现不了高抛。逢低吸纳,吸错了,还不如不吸。简单地一句话道尽了股市人生,不过不同的策略和立足点对于这句话的应用还是有区别的。落实到应用细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吸什么,抛什么?大盘这个位置出现调整是在正常不过的,但是这个位置护盘的决心还是很大的,这要是按照以前的逻辑,这里跌下来那一定是满盘皆输的走势。回过头来看看,市场分化不可避免,虽然不确定这样的分化会持续多久,可分化一旦形成,还是要先顺势而为比较明智。真正有杀伤力的基本都集中在中小创里面,而且这次不仅有相对低位的小盘股,还包括很多次新股都有很大的调整压力。按说已经跌了很多了,为什么还会出现逢低继续跌的局面呢!原因就是这些品种的整体估值还很高,而且不断扩容的压力不减,股价向下修正就成为必然。我们最近一直提示中小创还没有跌到位就是这个道理,不是他们有没有价值的问题,是现在没有参与价值的问题,所以还是看好自己的仓位吧,布局在逢低还会跌的品种里可不是好事。最近的热点还是比较明晰,那就是有护盘动力和业绩相对明确的周期股,这类股逢低买还是可以的,后市不仅相对抗跌,而且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经过今天的调整,其实大家应该有所顿悟了,每个波段的主流上涨逻辑和主流热点于个人投资的盈利来讲还是很重要的。
大盘经过一天的调整,这是和前边同级别的调整已经确立,其实这个调整从上周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没有这个长下影破低点,就需要再看几天才比较明确。目前的走势对于我们的实盘操作来讲影响不大,主流品种可以继续逢低买,持股待涨还是主要策略。大盘调整会继续维持一周时间,不过几个指数的节奏不一样,创小板,我已经没有什么策略可以给了,这个位置进退两难,有持有的也只能问问自己为什么持有了。
经此一役,请大家记住,投资是场长跑,这里的调整对于一些品种而言应该是继续买的位置。对于未来的行情也不用过分忧虑,除了大盘的判断,还应该去判断未来的主流热点,才能为我们的投资保驾护航。还是那句话,看得懂的时候就干,看不懂的时候就看,所有的操作都是思维的体现,急也没用,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