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病批注 廖欣影
(2013-03-14 11:54:02)父亲的病
·鲁迅·
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于还要拼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
批注:“求仙的人,甚至于还要拼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中国当初的迷信,为了迷信,甚至丢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为什么?就好像现在,中国也有像这样的现象,生病了不找医生,不舒服去找道士,这都是非常可笑的,也是可悲的。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批注:颠覆中国传统思想,说实话,如果拼死让父母多活几分钟,这到底是为了孩子自己的欲望,还是自己本身的意愿。那些所谓的“孝子”真的有体会到父母那种违背身体意愿,窒息的痛苦吗?这就是中国落后的思想,非常可悲,也非常可恨。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批注:“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如果是普通家庭,孩子们想都不会像这种事就算是想了,也不可能会这样写出来。而且这种思想,何尝不是为了父亲着想呢,何尝不是为了让父亲更早解脱呢?这就是鲁迅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批注:这一大段描述了父亲死前发生的事情。想一下,为什么要大叫“父亲,父亲”呢?因为父亲要离去了,大声叫让他再多活一会儿?让他重新保持着清醒。这本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那一句,“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这是很悲哀的,因为自己的想让亲人留下来而忽略了他的痛苦,只是单纯的想着自己,恐怕当场关注到“父亲”痛苦的,也只有 鲁迅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