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及母乳喂养

(2013-10-25 00:07:44)
标签:

母乳营养喂法

     普及母乳喂养

   在单位给同事聊天,聊到这个婴幼儿母乳喂养的这一话题,其实母乳喂养的好处大多数人还是知道的,但我身边的上班族有的为了工作拒绝母乳,还有的害怕体型的变化不去母乳喂养,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下面我们就讲讲母乳对婴儿的好处: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是人类哺育下一代的最佳方式,它不仅能全面提供4-6个月以内婴儿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可增强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促进母亲的产后康复。因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TO)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要求4 个月以内婴儿的母乳喂养率要达到80%以上。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婴儿的有利作用是多方面的:

http://s12/mw690/003zAtyKty6DGra7E95db&690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

 1.牛乳是营养价值较高,也是替代母乳最常用的婴儿食物。但比较母乳和牛乳的营养成分,二者有不小的差异。母乳蛋白质中乳清蛋白约占60%,而酪蛋白较少,在婴儿胃中形成的凝乳细小柔软,易消化吸收。母乳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构成比牛乳更适合婴儿的利用。牛乳蛋白质含量虽高,约为母乳的3倍,但酪蛋白含量较多,在体内的消化吸收不如母乳。过高的蛋白质含量还可增加婴儿肾脏的负担,故牛如用于新生儿的人工喂养时需加以稀释。

2.母乳中的脂肪含量与牛乳相似,但其中亚油酸含量较丰富,此外还有较多的卵磷脂,鞘磷脂以及牛磺酸等,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母乳中含有乳脂酶,能帮助脂肪消化。

3.母乳中乳糖含量高于牛乳,乳糖是乳中唯一的碳水化合物,除能供给热能外,部分乳糖可在小肠中被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利用,并生成乳酸,从而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肠道内的乳糖还有利于钙的吸收。

4.母乳中维生素A.E.C的含量均高于牛乳,而牛乳所含维生素C不仅比母乳少,且可因为加热消毒而被破坏。母乳中的维生素含量易受乳母膳食的影响,营养充足,膳食平衡的乳母其乳汁多能满足婴儿对某些维生素的营养需要。母乳和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都很少,但母乳喂养的婴儿若能经常晒太阳亦很少发生佝偻病。

5.母乳含钙虽不多,但钙和磷的比例适当,有利于婴儿的吸收,且能满足其需要。母乳和牛乳中铁含量都很低,但母乳中的铁约50%可被吸收,而牛乳中的铁只有约10%左右被吸收。

6.母乳含有多种免疫因子,有助于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

1)有免疫球蛋白,它能够干扰病毒因子或微生物毒素的粘附部位。因而能为婴儿提供特异性抗感染保护。

2)人乳溶菌酶是一种能为发育期婴儿提供抗肠道及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保护。母乳中溶菌酶的含量比牛乳中高300倍以上。

3)乳铁蛋白是存在于母乳中的一中乳清蛋白,能帮助婴儿抗御那些在繁殖中需要游离铁离子的病原微生物。

4)乳酸杆菌生长因子是一种含氮多糖,大量存在于母乳中,但在牛乳中没有检出母乳喂养的婴儿结肠中存在的主要细菌是乳酸杆菌,这种生长因子能促进乳酸杆菌的繁殖。母乳喂养则极少发生过敏。哺乳过程中婴儿不断吸吮乳房,能反射性地刺激母亲分泌催产素而引起子宫收缩,有助于产后复原。在就母乳方便,经济本身几乎无菌且温度适宜,随时可直接喂哺,不易发生污染,因而十分方便。母乳自然产生,无需购买,对经济条件较差,婴儿食品缺乏的地区或家庭其意义更大。http://s5/mw690/003zAtyKty6DGrcIYkcd4&690



母乳喂养的方法:母乳喂养方法十分重要,方法不当,常成为母乳喂养不能继续进行的原因。婴儿吸母乳的时间越早越好。出生十分中后就抱至母亲怀中进行第一次吸吮。哺乳时母亲应有正确的姿势。母亲可取座位,哺乳一侧脚稍垫高,将婴儿抱于怀中,婴儿头靠母前臂,侧向母胸,母以侧手指从下面托起乳房,将乳头及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腔内,此时婴儿即开始吸吮,并吞咽入汁。待一侧乳房吸空再换另一乳房喂哺。哺乳完毕婴儿不再吸吮并安静入睡时,可将乳头从其口腔中轻轻拉出,用细软毛巾擦净,再将婴儿轻轻抱直,头靠一侧母肩,背向外,并轻轻拍婴儿背部,使哺乳时吞入的空气排出,以防平躺时发生溢奶。哺乳中应随时注意婴儿吸吮及吞咽情况,倾听咽乳声。如乳汁喷射过急,可用手指稍压乳晕,使之放慢,一免婴儿发生呛咳。

营养师:牛宁霞

QQ:19378952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