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利用语文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0-05-30 10:56:57)利用语文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洩湖镇中心学校本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作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都为广大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指明了方向。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用语文,应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切忌布置一些急功近利、简单机械的作业,使学生时时刻刻学习到“必需的语文”。我认为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
1.
根据各层学生能力,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一般分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基础性作业就是课上所学的生字词、语法知识。这类作业适合学习吃力的学生。发展性作业就是基本知识和语法知识的变式题或延伸题。这类作业适合大多数学生。创造性作业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这类作业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
2.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应该本着“提优补差”的原则,有意识地设计多样性、丰富性的作业,促使多元智力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如学完《那个星期天》,我以“作业自选超市”为形式布置以下作业:
基础性作业:书写课文生字词,摘抄文中的美词佳句。
发展性作业:(1)文章运用了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主人公的那种“盼”之情,请你也来写一段能体会出人物心情的环境描写。(2)史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他的更多事迹和作品。 创新性作业:(1)与文中主人公对话,你想说什么?(2)角色换位,假如你是文中主人公,你会怎么做?
二、
“形式多样化,旧貌换新颜”,又是让学生变得喜欢做作业的一大突破。在作业形式上实行了多样化,将听、说、读、写与表演、演唱、画画、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1.积累性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设置积累性作业,把课外写作训练作业分为:基础类、阅读类、写作类。基础类作业主要是积累基础知识,如抄抄词语。阅读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精美语段,并对自己摘抄的内容做适当的点评,掌握阅读规律,以读促写。写作类作业就是练笔,每周练笔不少于3次,这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勤于记录的好习惯。
2.拓展性作业。学生都是极富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诠释也富有独特性。我就设计如下作业:如教学《古诗三首》一课,就让学生给想象插上翅膀进将其中一首改成一个故事或短文;教学《将相和》一课,就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角色表演,看看谁表演得更贴近人物形象。学生是用心想象和体会的,在丰富的联想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表演中也发展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作业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我们不拘一格、创新设计才能让作业面孔靓起来,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