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第二章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读后感
(2018-06-29 10:32:55)分类: 读书听课学习 |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第二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读后感
还是开空调的事情。
济南的夏天来得更猛烈些了。空调一旦开启,就难收住。既然阻挡不住女儿开空调的步伐,何不认同孩子的感受。所以,回到家,我主动说:一口气上四楼,还真是热,真想降降温。孩子说:是啊,热的了不得,妈妈,我开空调吧。我说:刚开开空调舒服,可是如果穿的少,一会就会感觉冷,再说,奶奶年龄大了,不适合长时间吹空调。孩子说:我一会去穿个裤子,让奶奶也穿上褂子。晚上睡觉前主动说:我定上时,盖上毛巾被。
当我认同了孩子感受后,吹空调的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说白了,还是交流的艺术问题,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相信了孩子的感受,理解了她们,那我们和孩子的合作也就不远了。
自从有了妹妹,每天回家跟妹妹玩一会成了小黄的乐趣。她喜欢抱着妹妹,跟她玩躲猫猫的游戏,但是却往往因为力度过大,而导致妹妹不舒服。这次,又是这样,妹妹哭了起来。我及时抱了过来,平复了一下情绪,说:你喜欢妹妹,愿意跟妹妹玩,真是个好姐姐。可是妹妹哭了,说明她不舒服,如果你小心地跟她玩,轻声地跟她说话,玩游戏,她可能会更开心。我们试试,换一种动作。下次,小黄就注意了,和妹妹玩的也更开心了。
当然,认同也不是一味地顺从,当孩子的做法不正确的时候,我们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且指导孩子的正确行为。
孩子的床铺有时比较乱,喜欢将用过的东西随手留到床上。我表达了我的感受:床是用来休息的,不是堆放杂物的。每次到你屋里来,妈妈都感觉很不舒服,如果床上整洁些,会好很多。然后借用从书中学到的技巧提醒孩子:“宝贝,干净的衣服放到衣橱里。要洗的衣服放到洗衣机上。”当我们给孩子明确提示的时候,孩子就知道怎么做了。下次就能简单收拾了。
可能跟工作有关,有时一个问题会说很多遍,反复的唠叨,难免让孩子厌烦。我也发现了自己这个问题。与其长篇大论,增加孩子的反感,倒不如少说更有效。我也得注意克服这个问题。
临近考试,一次次测验就反馈了孩子的知识漏点。拓展题做的不大好。昨晚,想和孩子一块做几道竞赛题。我先去洗刷,爸爸先和孩子一块做。没说几句,就听见屋里传来大声说话的声音。两个人起了争执,孩子不愿做了。我赶紧让她爸爸抱着老二,自己坐到了孩子身边。“我看看题。竞赛题本身就难,别说你不会,妈妈也可能不会,咱一块研究研究。”看我不着急,孩子慢慢平静下来。但还是说不会。我一看,是个加括号算得数的题。第一个题先做加法,但第二题先做加法却行不通,孩子依照第一题的思维,去思考第二题,吃了闭门羹。爸爸觉得孩子不会举一反三,两个人都有点着急。事实上,孩子已经选择另一种思路,算出来了。我让孩子给我讲讲第二题的算法。同时鼓励孩子去尝试,并且说,妈妈做题也是试试啊。做竞赛题孩子有畏难情绪,不适时地鼓励孩子,反而嫌孩子不会逆向思维,岂不是打击孩子吗?既然孩子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然后鼓励孩子多试试,让孩子与我们合作。
只是简单地记了几个小事例,其实,生活中需要磨砺的语言还有很多,与孩子相处是这样,夫妻相处,与老人相处也是这样,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认同他们的感受,也许我们的相处就会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