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2018-05-21 10:05:10)
标签: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

分类: 钱币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 毫米 ,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江口沉银遗址发掘的西王赏功钱币
    西王赏功钱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是明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在四川铸造,有金银铜三种材质,大小在46毫米,厚度2毫米,为大西国国主赏功之钱币(或者叫奖章)。相传有金,银,铜三品,此钱存世极其罕见,旧谱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属于古泉界珍品中之大珍,是古币收藏终极目标之一。 
    公元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据川时,自称"大西王",在成都建大西国,改元大顺,铸有"西王赏功"大钱,分金、银、铜三品,以奖励有军功者,存世极罕见。清朝统治期间,凡涉及西王的任何物品(更别说是西王赏功之物)定会被灭门九族,在西王称王的几年已是珍品,极少将领珍藏拥有,历经370多年的今天,尚未闻有人目睹西王赏功的真容。相传西王赏功做工精细,字体刚劲优美。“西王赏功”在古泉界多么响亮的名头。20年前,要想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只有到上海博物馆才行。它是多少泉迷梦寐以求的珍品,又是多少泉迷终极的目标。
相关历史
    西王赏功最早见于清代光绪末年的四川成都,至民国时期,已相继见有金、银、铜三种质地,并被数位泉家所收藏。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西王赏功钱大多捐赠或出售给各级国有 博 物 馆 ,一 些 泉 谱 著 录 有拓本。西王赏功金钱马定祥先生认为: "金钱发现二枚,一枚早年被镕,另一为蒋伯埙旧藏,金色淡黄,珍。" 1 枚金钱,于清光绪末为四川成都张扫巴所得,却镕钱得金。罗伯昭先生详述此事:金质者,则闻而未见。据友人云: 光绪末,成都市上五洞桥一冷摊,悬一旧铁钱,大似折二,已累月矣。有张扫巴者,扪之而柔,知其非铁,以八十文买之,视其字,西王赏功也。持归,磨其轮,赫然赤金也,欣欣然,夸侪辈曰: 吾无意得一金钱。闻 之,泉贾惊集其门,求观,则彼已镕之,得金二钱余重,泉贾顿足叹曰: 若不镕,值黄金二十倍! 张瞠目丧气,后悔者数月。第 2 枚金钱,据学者考证,"传世另 1 枚金质 '西 王 赏 功' 钱 为 泉 家 蒋 伯 埙 先 生 所获。钱径 5 厘米。蒋氏于 1927 1932 年入川工作,任职于四川重庆邮政局,在此期间在成都获得此品金质 '西王功'钱。1937年抗战爆发,在杭城沦陷前夕,蒋氏随省邮政局撤至浙南丽水县邮局工作,离开杭州故居时,他把多年积集的金银币、古钱等埋藏于桃花弄故居地下,其后全部被盗失去,该枚金质 '西王赏功'钱可能也在这时失掉,从此杳无踪影。" 事实上,这枚金钱并未丢失,一直为蒋伯埙先生所藏。1961 年,中国历史博物馆( 国博前身,以下简称 "历博") 通过上海文管会,想收购这枚金钱,历经曲折,仍未如24愿。1963 年,蒋伯埙先生将收藏的大部分古钱捐献、出售给上海博物馆 ,其中的西王赏功金钱被上博收购,现藏该馆。
钱币行情
    西王赏功存世罕见,早年所知金、银皆为孤品,后又在眉山市有新的发现,珍罕程度已不如从前,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质、银质西王赏功各一,金质成交价格230万元,银质以55.2万元成交。目前金银铜三品仍然为珍品,根据出水情况,银质稍多,金和铜均罕。根据品相成交价维持在数十万元不等。

“西王赏功”收藏佳话

   “西王赏功”既然是张献忠所铸的赏功钱币,其最初的发现却纯属偶尔,现在听来仍饶有趣味。

    据著名川籍钱币收藏家罗伯昭先生回忆,第一枚“西王赏功”金钱在四川发现。光绪末年,一个叫张扫巴的人以八十文的价格在成都五洞桥一个摊位上无意中购得“西王赏功”钱币一枚。张氏不懂,狠狠地在地上磨了磨,发现露出黄灿灿的金色,欣喜若狂,便向友人炫耀此事。古玩商闻讯后跑到他家去买,却发现该泉已经被他熔化成了二钱金子,令人后悔不已。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金质直径50.4mm  中国嘉德  2011-05-15  成交价格:  RMB 2300000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银质直径50.4mm   中国嘉德  2011-05-15  成交价格:  RMB 552000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铜钱发现较少。关汉亨在《中华珍泉追踪录》中指出铜质西王赏功钱曾发现三枚。首枚由成都龚熙台收藏,后售予张叔驯,应被张氏带去美国,现不知所踪。次枚由上海实业家孙鼎收藏,后捐献上海博物馆。第三枚则保存在天津历史博物馆。近十余年间,民间也有一两枚零星发现。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西王赏功”银钱的存世量虽然比金钱大,但在上世纪总共发现也就寥寥数枚而已。罗伯昭先生作为川籍钱币收藏家,耗费毕生精力,只收藏了两枚银质“西王赏功”银钱,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第一枚系罗伯昭先生于19333月从宋孝齐手中购得,曾在1940年中国泉币学社第14次例会上展示过,后被罗伯昭先生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枚由罗伯昭先生子女于1979年捐献予上海博物馆。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已知的第二枚西王赏功金钱现藏上海博物馆,为钱币收藏家蒋伯埙先生旧藏。蒋伯埙于19271932年在四川重庆邮政局工作时,在成都获得此珍钱,视若拱璧,精心收藏了三十多年,在1963年捐售予上海博物馆。其拓本曾发布于《足斋泉拓》与《寿泉集拓》二集之中。

西王赏功铜质大钱,直径:47毫米,币厚:2.9毫米,币重:31.6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