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浅析(二):青花瓷鉴别中的"铁锈斑"

(2014-03-10 15:38:57)
标签:

转载

分类: 瓷器

有很多专家都把"铁锈斑"作为鉴别元代及明代永宣青花瓷的依据之一,更有甚者把它作为鉴别这一时期青花瓷的绝对依据.使很多收藏者盲目信之而走入误区.

其实历史上自从釉下青花的产生,这"铁锈斑"就一直伴随着青花瓷,直到现在.原因在于只要钴料及胚胎中含有铁元素,那青花瓷上的"铁锈斑"将永远存在,所以说把"铁锈斑"作为判断某一时期的唯一依据是缺乏事实根据的.那怎样才能根据"铁锈斑"去判断青花瓷的年代呢?我以为首先应该剖析"铁锈斑"的来龙去脉.再用物质运动的法则与传承有序的实物相结合去逐一区分,把每个时代的"铁锈斑"作一类比,就不难看出"铁锈斑"随着年代的变化,工艺的变化.材质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它也随着变化,而这种变化一定会反应到瓷器上来.而且一定会有它自己的特征.因为这是一切物质变化的规律.是专家们无法左右的.

然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朝一日的事.它需要漫长的分析和研究.在我多年的探究中我认为"铁锈斑"可以是判断年段大体的依据.而不是绝对依据.更不是象有些人一见到"铁锈斑"就似见到了元青花.永宣青花了.因为这不符合客观现象,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理那古玩市场不是乱套了吗?

那么"铁锈斑"它究竟有哪些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呢?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五点,

第一,"铁锈斑"的表象:它的表面绝大多数是凹陷的,凹凸不平的,它的色相是深浅不一的铁锈色,它的形状有斑点状,云雾状.龟纹状,总之变化各异.

第二,从"铁锈斑"纵向去看,它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团状物,有些象雨后的乌云叠叠重重.有些象一团团的棉絮随意放置.也有一些象冰花一样的物质飘浮在"铁锈斑"下,更有一些"铁锈斑"既不凹凸不平,也没有团状物,而是象飘舞的云雾,它们各有自己的形态.

第三,"铁绣斑"的底部其胎体不是凹陷就是组织比较疏松,从剖视面去看就不难知道了.而且还能清晰的看到团状物,原来它是没被完全溶解的釉灰及釉石

第四,"铁锈斑"的颜色色相,冷暖及明度是纵向变化的,从深褐色逐渐消失,从冷调子逐渐变暖,从深色逐渐变淡,这不难看出它的一系列变化直接与氧化程度有关.

第五,"铁锈斑"的面积大小,分布多少与钴料及胎体的含铁量有关,与制作工艺有关,与绘画笔触交错的层次有关,也与胎体组织结构的精细度和密度有关......

总而言之:"铁锈斑"在青花瓷上的形成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有所变化而已,而且这种变化都随着客观变化而变化的,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说在我们为瓷器断代的时候不能光靠专家理论或者偏面的经验主义,要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结合其现象与实质,用物质运动的法则和逻辑思维的方法去作分析判断,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判断率.任何瓷器断代用不切实际,主观判断的方法去下结论的人,最终吃亏的都是自己,真真的古董它不会欺骗你,只有你自己才会欺骗自己.这是人人皆知的不可违背的自然法则.

注:(要证实以上五点,,你可以用80倍以上的高倍放大镜去观察真品古青花瓷及真品瓷片.并注意观察瓷片上"铁锈斑"横截面的变化,当然也别忘了观察新瓷片,以作对比).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