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比较高矮》个案观察
(2014-05-05 22:21:50)
幼儿测量活动个案观察表
观察者:胡雅萍
观察时间:2014.3
观察对象
|
吴佩涵
|
班级
|
小九班
|
测量活动
|
高矮
|
观察
实录
|
吴佩涵幼儿吃完早饭后,端起小椅子,四周环顾看看,并没有想去哪个区的意思,似乎在想自己到底去哪个区域玩呢?看到有小朋友在玩彩色圆柱体,径直搬椅子也选择了此教具。吴佩涵端了一筐黄颜色的彩色圆柱体,将这些积木进行搭高,但没有次序,虽然幼儿的动作很慢,但积木还是倒塌下来,接下来吴佩涵又进行一个一个往上加高,到第六个时彩色圆柱体又倒下来。这时在远处悄悄注意他的李老师走来了说:“咦,刚才是什么声音哗啦啦?”吴佩涵指着彩色圆柱体说:“是倒下来的积木”。“怎么会倒呢”?“我把他一个一个摞起来就到了”,“我们可不可以换种方法呢”?就这样李老师和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终于幼儿将10个彩色圆柱体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整齐的站一排,并和幼儿玩起了“看谁找得快的游戏”,李老师说:“最高的、最矮的”,幼儿和老师抢着去指在哪里。老师让幼儿闭上眼睛悄悄拿走最高的和其中一个积木,再次找最高的和最矮的,幼儿与老师沉浸在快乐的游戏中……
|
个案
分析
|
从吴佩涵幼儿的表现来看,幼儿是初次玩彩色圆柱体,幼儿根据自己以已有的经验进行搭高,在两次的失败中,对于个性自主,倔强的吴佩涵来说,会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聪明智谋的李老师及时的介入幼儿活动,对幼儿来说是莫大的支持。小班幼儿经常会因为玩中失败和不会操作,从而对教具失去兴趣且终止活动。李老师通过游戏,在玩中给幼儿以高矮排序的指导,在变换的游戏中让幼儿始终保持新鲜感,激发幼儿对彩色圆柱体高矮的兴趣。
|
指导
措施
|
1、教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实施相应的教育策略。
2、从活动的过程中不难看出,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方法灵活的指导者。
教师通过谈话、游戏着的身份自然平行的介入,使幼儿对本教具的操作方法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