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学科实践活动
(2018-05-08 14:48:2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 |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学科实践活动
序曲:学科实践活动的由来:
2016年10月——2017年3月国家出台了4个文件,要求在不增加学科课时数的情况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学科综合实践课。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早已明确了数学的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里的《综合与实践》就是指的学科实践活动课。课改这么多年了,第一次正式提出要上好学科实践活动课,而且还有硬性的要求。下面就学科实践活动课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为什么要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而学科实践活动是有效的载体,弥补学科常态课上的不足,解决教育目标虚化、弱化的问题,开展学科实践活动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什么是学科实践活动
1、关于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1)首先要理解学科的含义、实践的含义,学科实践活动的含义。
(2)实践活动的特性:主体性、探究性、操作性、应用性、综合性
(3)实践活动的意义:达成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类型
(1)学科的实践与探究活动
(2)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
(3)全课程理念的实践活动
3、面临的主要困难
开发学科实践活动的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
(1)目标确定性
(2)内容选择性
(3)实施评价性
(4)课时分配性(在现有的课时中拿出10%的课时进行学科实践活动)
其实对于老师们来说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1、
2、
三、怎样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1、科学课重组,合并实验
2、开发优质的学科实践活动资源
3、基本环节为:确定目标;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实施评价。
目标的来源是学生、学科、社会。
路径之二:合理选择内容
第一种类型——实验探究实践活动:化一个问题为另一个问题;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实现三个对话:和文本对话,和同学对话,和自己对话。
第二种类型——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
第三种类型——全课程理念的实践实践。
路径之三:组织实施
实施基本范式:
明确任务,激活经验→先期经验
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合作学习
团队协作,实践探究→团队文化
成果展示,分享经验→展示价值
回顾反思,拓展延伸→反思意义
路径之四:实施与评价
掌握知识方面,提高能力方面,发展素养方面。
四、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体现知识性
3、体现活动性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总之,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改的要求,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所以必须引起学校和老师们的重视,并在课堂上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