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功随笔(11)-静躺练功(2)

(2019-03-13 06:35:29)
标签:

练功日记随笔

静躺练功

战胜失眠

睡眠

数息

分类: 静躺练功与睡眠
                                                                    问  题  讨  

    1.静躺练功方法之一:数息、观呼吸
    数息和观呼吸是一个最基础的修法,站桩、静坐、静躺,都可以用!如果你在站桩或静坐中练习过,那么在静躺练功中就可以很方便、很自然地继续使用了,关于数息和观呼吸,前面的博文专门讨论过。
    数息是我在静躺练功中的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我快速入睡的常用的方法,我现在
    (1)任何时候,如果感觉有一点困了,躺下后,专心数息,绝不会到10息,就睡着,或进入某种练功状态中,10息,就1分钟左右。
    (2)晚上到睡觉时间了(7点左右),即使不困,躺下后,专心数息,基本不会超过20息,或睡着,或进入某种练功状态。
    数息或观呼吸,仰卧及侧卧都可以,但有的人仰卧数息时,可能会感觉头部有些不得劲,那就先侧卧数息,可以适当地练一练仰卧数息,慢慢地可能也会习惯于仰卧数息。

   2.静躺练功方法之二:数腹部的起伏或静观腹部的起伏
    这是数息、观呼吸与意守丹田的结合,如果仰卧数息或观呼吸的时候,有一种“上头”不得劲的感觉时,把意念移到腹部,会好一些:
    (1)意念在腹部时,会把气血引向腹部,即有利于内脏的修复,又会让头部的血液减少而有利于入睡。
    (2)能让练功者更容易地体会到腹式呼吸,并有利于形成腹式呼吸。
    (3)数腹部的起伏时,别特意拼命去鼓肚子,只是自然地随着腹部的起伏去数,一般是鼓的时候数,收的时候不去管它,鼓一次数一次,从1数到100,再从头来。
    (4)静观腹部的起伏 ,相当于间接地意守丹田,只是自然地看着腹部的一起一伏。

   3.静躺练功方法之三:仰卧放松
    仰卧静躺,完全放松你的身体,好像身体里没有生命一样,身体可以放松到不知道身体的存在,身体放松后呼吸会变得平静,头脑也会变得安静。
    如果你能完全地、真正地放松你的身体,你几乎很快就会进入某种练功状态,或快速进入睡眠!
   但放松这个事情,是一个实践的体验,当你能放松自己时,你也很难描述出你怎样进入放松的,拿我自己来说,我仰卧静躺后,只是轻轻地让自己放松,没一会儿,一下子就跳跃性地进入了
    如果你有过或体会过几次放松的经验,就好办了,你会越来越熟练。

   4.仰卧静躺松紧体会小方法
    简单说,你身体上,所以你能控制的肌肉,你都一部分一部分地用力让它紧张起来, 紧张到你能控制的最大程度,然后,突然地不再用力了,一点点地力也不要用,然后去体会那个一点不用力后的那个状态。
    手臂、脚腿、腹部、脸,等等,都体会体会,一般来说,手部感觉更容易一些,可双手同时做,也可以一只手做,睡前做几分钟,也许还会有利于你的入睡。

    5.静躺练功方法之四:仰卧意念双手沉重或双脚沉重
    一般是先意念双手的沉重感,因为手部是更敏感一些的,这是自我催眠常用的一个方法。仰卧,双手平放在身体的二侧的床上,手心向下,放松自己,放松双手,意念双手沉重,你得天天坚持,经过很多很多次的练习,才有成功的可能,一旦双手的沉重感出现:
    (1)你几乎会马上进入睡眠,或进入静躺练功的某种状态。
    (2)如果你能保持住沉重感,可以进一步意念双手发热等,进行自我催眠的练习。

    6.静躺练功方法之五:仰卧看着脚的方向
    仰卧,看着脚的方向的远方,闭目在心里看,放松自己,什么也不想,只是看着,有利于气血走向脚的方向,头脑的气血少了一些,有利于睡眠。

    7.静躺练功方法之六:静观念头
    仰卧和侧卧都行,怎么得劲怎么来,和站桩及静坐中的静观念头相同。
    (见博文“练功日记(114)-觉知静观对治妄念”。)

    8.当静躺练习某种方法时,出现念头怎么办?
    比如你在数息,比如你在放松自己,头脑出现了某些念头、白日梦等:
    (1)继续练习你正在练的修法,不去管那个白日梦,任念头自然地来来去去。
    (2)暂时停下当下的修法,转而去静观所出现的念头,锻炼自己的静观力,当念头消失的时候,或回到自己的修法上,或继续进行静观的修炼。
    后面我们还会讨论一些静躺练功的方法,找到一些自己喜欢的、适合的,灵活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