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申请开题报告

(2023-11-02 16:26:33)
标签:

教育

蓝田县教局教学研究室

20232024学年度教育教学科研小课题申报表

小课题

主持

刘宁

学科

数学

学历

大专

职称

一级教师

      工作时间

1992.8

手机号

17749138358

工作单位

三里镇柳家村小学

新浪博

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3272580257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王巧

 

高级教师

蓝田县工业园区小学

樊璐

二级教师

蓝田县工业园区小学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教研员(签名)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背景、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课题研究价值分析;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研究分工、成果预设等,字数不低于3000字)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数学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新知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加之课堂练习又基本上都在在每节课的后20分钟,所以,课堂练习的设计非常重要,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影响着学生技能的提升,影响着学生数学的终身学习。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练习中,作业的形式比较单调,注重量的练习,注重知识的巩固与学习,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大量机械重复的课堂练习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

国家双减政策及时落地,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了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练习的效率,为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为了给学生数学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学期我们拟定进行《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小课题研究。

二、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

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指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掌握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数学学习上有具体的进步,在学习能力上有长足的后续发展力。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应该是练习形式与学习内容的有机结合,只靠大量练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有效数学课堂练习。

三、课题研究价值分析

    1.《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小课题研究,能够使教师提升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能力,提升教师把控课堂能力,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效果与质量,使课堂练习设计更有实效性、针对性,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控课堂,掌握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进行反馈,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思路,保证教学效果的高效。

3.学生对课堂练习有较高的兴趣,能够及时认真完成课堂练习,起到检验教学、学习效果的作用,有效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课题研究内容:

1.对学生数学课堂练习情况进行问卷与分析,反思当下数学课堂练习机械、枯燥、低效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2.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开放性的、有层次的课堂练习,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练习的效率。

3.提升教师课堂练习的设计能力,提升教师课堂练习的反思与改进能力。

创新之处:

我觉得《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值得一线数学老师进行思考、研究和改进,可以使师生都得到提升:

1.经过小课题研究,我们的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会有针对性、有层次、有实效、趣味性强。

2.学生课堂练习的效率会提高,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并且进行灵活运用,正确解决问题。

3. 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能力、综合素质会得到显著提升,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主动练习、主动检查、主动探索。

4.学生的数感会增强、口算与计算能力会得到发展,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并在生活、学习中主动进行应用。

5.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得到有效激发,对数学学习保持足够的热情。

6.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会得到提升,教研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五、课题研究思路

1.深入了解学生

数学课堂练习是为学生服务的,要设计出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必须对学生数学课堂练习情况了如指掌。我们要通过平时对数学课堂练习的观察与反思,通过问卷与分析,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练习,什么样的练习容易出错,他们生活中有哪些经验,他们习惯于如何观察和思考......只有了解学生,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才会有针对性。

2.设计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

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研究教材及教法,根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出符合本班学生的数学课堂练习,并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1)设计对比性的练习

    对于易混淆的知识,对于容易产生负迁移的知识,设计有对比性练习,让学生进行辨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设计多样性的练习

让学生在观察、口答、讨论、板演、书面练习、操作活动等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中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克服思维定势,保证课堂练习的效果,保持学生对学习的新鲜度。

3)设计发展性练习

通过发展性练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有机融合贯通,做到举一反三,拓宽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4)设计趣味性练习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求新颖有趣,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认真观察思考,以较高的兴趣投入数学学习之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5)设计生活性练习

数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数学课堂练习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和期盼,也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性。

6)设计层次性练习

每节课的课堂练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应该富有层次,这样才会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每节课的练习要有贴合教学目标的基础性练习,让学生较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再根据学生情况设计略有提高的综合性练习,在基础性练习的基础上,略有变化,让学生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最后设计综合性练习,让学生举一反三,锻炼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

3.对学生课堂练习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不断改进课堂练习的形式与内容,使课堂练习更好的为学生、为课堂服务。课堂练习做到当堂布置,当堂完成,当堂讲评,当堂解决问题。有效检验课堂练习设计的效果,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让学生较好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长足的学习能力。

4.不断学习

我要认真研读新课标,认真研读关于有效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书籍、文章,学习他人的优秀设计理念,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用于指导自己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使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不断走向成熟。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

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研读教材、教师用书,查找、学习有效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文章、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用以指导自己的数学练习设计。

2.问卷调查分析法

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堂练习的参与程度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制定实施课题实验的方法措施,使课题的实施更有针对性。

3.分析比较法

比较学生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纵向比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不断调整、改进小课题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4.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有效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实验,及时收集实验教案、案例、叙事、论文,形成经验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提升教师有效课堂练习设计的能力。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3.9)加强“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相关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有效数学练习设计”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23.10-2024.4)理论指导实践,在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加以运用,设计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不断反思、不断研讨、不断改进,并搜集课题材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4.5)整理汇总小课题材料,形成结题报告,撰写结题论文。

八、研究分工

课题负责人:刘宁,负责组织课题组学习、讨论,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以及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王巧,负责搜集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讨论;负责根据学生情况拟定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问卷与分析。

课题组成员:王柯,负责整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包括照片、教学设计、课件、反思、案例、叙事、论文等。

课题成员刘宁、王巧、樊璐,根据开题报告中的计划共同进行小课题的实验研究,收集实验的过程性资料,及时进行反思、讨论、改进,保证小课题顺利进行。

九、成果预设

1.学生的数学课堂练习积极性高,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2.学生的口算、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4.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思维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5.学生的数感增强,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有所提升。

6.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得到提高,带动学校的教研氛围。

课题呈现:“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相关照片、问卷调查与问卷分析、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反思、案例、叙事、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申请开题报告
后一篇:调查问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