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的方法探究》开题报告
(2021-10-05 21:28:00)
标签:
教育 |
附件2
蓝田县教科局教学研究室
2021至2022学年度教育教学科研县级小课题申报表
小课题 负责人 |
王 |
学科 |
语文 |
学历 |
本科 |
职称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
参 |
2002.8 |
手机号 |
13636819034 |
工作单位 |
蓝田县三里镇李后小学 |
|||||||
新浪博 客网址 |
http://blog.sina.com.cn/u/3272580257 |
|||||||||||
申 报 课 题 |
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的方法探究 |
|||||||||||
审 定 课 题 |
|
|||||||||||
小课题 其他成员 |
姓名 |
职称 |
工作单位 |
|||||||||
张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蓝田县三里镇李后小学 |
||||||||||
龚娟英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蓝田县三里镇李后小学 |
||||||||||
学 校 意 见 |
|
|||||||||||
教 研 员 意 见 |
教研员(签名)
年 |
|||||||||||
教 研 室 意 见 |
单位盖章
年 |
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背景、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课题研究价值分析;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研究分工、成果预设等,字数不低于3000字)
一、课题的概念及界定: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 思维导图识字法:就是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这种直观形象的记忆手段,把字和图相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 二、课题研究背景: 汉字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石。汉字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识字教学自然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为以机械记忆为主要手段,思维含量低,学生学得枯燥乏味、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针对识字教学中出现的状况,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认为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手段,易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分析以及综合,画出自己的个人思维图的形式,有效地促使儿童感知汉字的组合结构,记忆汉字的书写方法,理解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形象直观地促进识字教学工作,养成儿童自觉识字的习惯并形成识字能力,逐步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运用思维导图展现汉字的音形义,激发识字兴趣。 汉字学习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学习生字的目标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但汉字字音相同、字形字义相近者数量繁多,传统的对比教学法,枯燥乏味,学生易产生厌倦畏难情绪。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运用文字和图片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形式,能够在辅助汉字学习时化静为动、化繁为简,把静止、繁琐的汉字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鲜感受,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运用思维导图围绕汉字加以联想,拓展识字范围。 传统的识字教学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音、形、义之后,只是让孩子简单地会组组词,形式单一,很难有性和跳跃性,特别是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接受了很多知识,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将多种信息和所学目标有机联系,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任意驰骋,围绕一个汉字一边思考一边“涂鸦”。教师可以让孩子由此联想到一些词,几句话,甚至几首诗。这样不仅丰富了学习方式,充分刺激大脑,其乐无穷。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认识了课本之外的一些汉字,拓展了识字的范围。 3、运用思维导图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系统有效地识字。 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虽然量多形繁,音义繁杂,但其也有拼音文字难以企及的优点:汉字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像积木一样,可以灵活地拼形。据统计,汉字中有80%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学生熟悉了基本字以后,可以很快地熟悉一大串字。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将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的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加以运用充分挖掘学生智力潜能,提升思考技巧,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识字兴趣,因而开展思维导图识字教学实验意义重大。 四、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是小学低段学生。 五、课题研究创新设想: 1、在识字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学习,在学的过程中学会识字,落实识字技能的训练,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2、通过方法指导,兴趣培养,使学生掌握“思维导图识字方法”,提高识字兴趣。 六、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内容和目标 1、研究内容:
2、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步建立基于“思维导图”的识字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帮助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升教师们的合作团队精神及教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为切实了解学生对识字的兴趣、能力等实际情况,在实验前抽取一.二年级一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案例研究法: 以课题研究人所任教的班级课堂教学为主要的研究突破口,并通过教学研讨课,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重在研究解决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实际解决这些问题,课题组的老师按不同的案例进行研究。 七、研究计划及步骤 (2021年9月-2022年6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0月):课题开题阶段,学校成立学校课题研究小组,进行组内分工。课题组成员阅读研究思维导图在识字方面的有关著作文献,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21年11月-2022年3月):课题的主要实施阶段,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开展实践研究。组织上识字研究课,课题老师写好教学反思,做专题总结。课题组要求老师上好每一节识字教学研究课,每节课都要写教学后记。 第三阶段(2022年4月-2022年5月): 课题结题总结阶段,主要是组织老师上结题研究课,写好总结性论文,通过整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形成较为科学、完整、有价值的“思维导图识字”教学理论成果。 八.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研究中写个案.经验及相关论文。 2、研究过程中撰写的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课堂教学实录等。 3、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在肯定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调整试验方案。 4、回顾整个课题实施阶段,写出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