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2020-01-02 17:48: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公开 |
|
语文 |
年级 |
三年级 |
教师 |
|
课 时 |
第二课时 |
课 |
《海滨小城》 |
课时方式 |
标准课 |
课 型 |
要素组合 |
||||
大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以及善于发现美的能力。 小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4-6自然段,体会海滨小城庭院、公园以及街道的美。 (基本知识点) 2、学习通过找关键句来理解段落意思。(能力提升点) |
重难点 |
体会海滨小城庭院、公园以及街道的美。 |
|||||||||||||||
流程性检测 |
内容提要 |
T |
方法策略 |
||||||||||||||
前测(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并为本节课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中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汇报,教师精补讲等,完整性强化关键项。) 预设:生交互,教师相机点讲引导。 后测(统计本节课关键项强化次数已达到12次以上,根据学生课堂生成情况适当布置开放性作业。)
|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hu
sè 2.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说一说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ppt出示图片和词语 浩瀚的大海 白色和灰色的海鸥 棕色的机帆船 银白色的军舰 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青色的虾和蟹 银光闪闪的鱼 金黄色的海螺 4.带领学生走进小城,板书:小城 二、品析课文,通过独立学习、合作学习4-6自然段,体会小城庭院、公园以及街道的美。 1.自主学习要求: (1)这几段各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读一读,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用“﹏”画出来,并圈出你觉得好的词语。 (3)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各有哪些特点? 2.ppt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三.阅读延伸 (1)用“_”画出这一段话的关键句,从关键句你发现港珠澳大桥有什么特点呢?圈出体现大桥特点的词语。 四.小练笔 请你依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试着写一段话。 四.布置作业 |
3’ 26’+1’ 10’ |
1-1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卡1(1′防空) 1-1-1对照大屏幕,同桌交互批改,手势统计。(30′防泡+防敌) 1-1-2出现错误的自主纠正两遍(30’) 【预设:教师对于出错较多的字进行强化、讲解】 1-2 独立思考并举手发言(30’’) 1-3 齐读ppt词语(30’’) 2-1 集体朗读4-6段(1’’) 2-2学生根据自主学习要求,独立学习4-6段,体会小城庭院、公园以及街道的美,并完成学习卡2(本文共237字,结合5L量化指标读的时间为1’20’’,加上画句子、思考问题预设5’)(看+想+做) 2-3
交互: 交互一:就近行成六人组,传阅学习卡说一说,讲一讲自己的学习成果(3')(防泡+防空 ) 交互二:六人组汇集学习成果,大卡呈现,人人参与,合理分工,组内人人讲解,推荐发言人。(8'+1’)(防泡+防空 ) 【预设:教师关注学生汇集学习成果时,如果学习方式不到位,及时指导,进行调控,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当延长或减少六人小组活动时间。】
交互三:全班汇报,其他组倾听、记录、补充发言,内容不重复。(6’听+讲+想 【预设:1.学生讲解不到位或理解不准确的句子,教师及时讲解补充。2.学生有重复别人发言的,教师及时调控。】 2-4
师精讲补讲,适时板书 (3' 2-4-1 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主思考画横线句子与其他句子的关系,同桌交流。 2-4-2 师生总结:通过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2-4-3 师生合作朗读。 【预设:若学生已知道关键句,教师则重点指导朗读】
3-1学生独立完成段落阅读(2’) 3-2 同桌两人交流并汇报(1’) 3-3师总结(1’) 4-1 学生在学习卡上完成练笔(3’) 4-2 与就近同学分享,修改完善自己的练笔(2’) 4-3 沙龙式汇报。(1’) 【预设:时间充足进行沙龙式汇报,如果时间紧张,学生就近互读分享】 4-1 画一画你眼中的海滨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