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小说是教科书

(2023-10-11 22:53:14)

好小说教科书

 

张富英

 

20世纪80年代,迎着改开春风,文学迎来了黄金时代。自此追逐纯文学之风盛行开来。无论创作者还是评论者,至今时常怀想,感念不已。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学市场更加开阔,同时,读者的口味转变,越来越倾向于快餐式、庸俗化加之随着全球化潮流,文学既呈现出开放与融通的格局又受到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如此情状下,能够自觉背负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之使命,坚守现实主义,抵制世俗功利,以社会责任感,探寻人生真理与生命真谛,这样的创作者,尤显可贵。王新先生就是一位这样的创作者,从先生的中篇小说《余热》,就能体现出来!

故事从县委程书记要破例顾请主人公拉开序幕,顾请之事是到全县垫脚石田家街村扶贫,顾的主人公叫苏新。这里的破例意指苏新已退休数年由此一场老将奉命于危难之,重新出山、发挥余热的大戏,上演了!

老马识途,别有一番滋味,那是苏新和程书记年轻时驻扎的地方。真是不解之缘啊忆田家街那个不眠之夜后,老将出马,不同凡,先来一通暗访摸底抓问题探根源、找症结寻思路,然后拿出土地托管,集约经营的总策略闪亮登场,向贫穷宣战!读到这里,颇感亲切,与作者有种共鸣感。那是曾经很熟悉的生活,土地责任承包之后,生产力被充分释放,农民主人翁地位大大提高,可谓几度芝麻开花很快,一些伴生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正如作者描述的瓢一块,碗一块分户,费时耗工土地托管,集约经营的方略,即可节省资源,提高效率”,能节省出大批劳动自由活动”。深为主人公的高见欣喜与振奋。于是满怀高涨的热情,继续品赏这部大戏。

老支书由作东,新支书田大春,村主任由守信,以及由长、田在西等等,一一登场随着四灾星焕英的上场,一场“改造村霸”的重头戏开场了。乡如网,仇恨宜解不宜结,然而生疮必出脓面对“扎车胎、挂死狗、下捕狼夹子”,苏新先是恶行不责唤醒良知;紧接着书记配合唱着白脸,掏心捧腹,恩威并重,一番神操作红脸轻轻一句“人要脸、树要皮、请自重”,犹如雷霆万钧,令四灾星无地自容。苏新坚信光棍收心饿死狗,终使石头蛋子暖出小鸡彰显作为一名老党员的责任担当,和身为长者的宽仁胸怀。田林等四灾星”的断指盟誓、改邪归正,回头、抬头,脱胎换骨,合情合理,演进有度。从而从反面和侧面,突显了焕英的正面形象。一支两不绝是堪称神操作令人钦佩,堪为小说的精“一女不能嫁二男的老观念打破之后,别开洞天,演绎了一场两全其美,各得其所的好戏贤与刘剑两鸡同窝诠释了好人有好报”!

扶贫工作推进中,田、由所谓“世仇”不解,难有进展。农村一旦见真,矛盾就来了,牵扯到利益,便是针尖对麦芒深谙此道的苏新,计上心头如信手拈来一探究竟,原是一场以讹传讹的大误会、一个大笑话;深圳之行,终解谜底,一段误会更是一段感人故事!而苏新凭籍渊博学识化解“潘杨”,也是段感人的插曲一揸没有四指近,在乡俗中深入人心,历久不衰由回归田,家族矛盾的化解,是小说最见特色的。

炸拦河大坝是小说惊心动魄的一个高潮半个世纪无水患的村民,面对险情麻木的心态;撤离,他们抗拒;丢卒保车,他们不解。处处碰钉子,使得一向沉稳的苏新,危急之下也是“百爪挠心”;面对大雨中躺在大坝上企图阻挠者,果断发出号令“架走”......险情解除了,他却晕倒了!这一节,我们读到的不仅是炸坝的惊险,更是面对个人与集体、家与国、眼下与未来....利益面临冲突时,如何抉择,带给我们的深思!

高潮后再掀高潮方显高度。便是灾后重建,借矿兴村,共同致富。补偿再多也仅是授鱼,联盟共赢才是授之以渔。两位老搭档公心一同,不谋而合。如此构想大手”;如此践行,堪称伟大一场工农联盟,奔向共同富裕的大合唱,响彻天宇。“乡村振兴,友谊长青”庆祝晚会,节目单绘出了一幅大和谐蓝图!主人公苏新被授予田家街村“荣誉村民”,在外创业功成的田家人给苏新的铜铸肖像,堪称莫大殊荣!

掩卷,心潮仍在澎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庆新先生的小说,如此引人入胜,首先是语言的魅力。“架在炉子上烤咸鱼”“最爱把人拴上再打”“骂誓赌咒般的劝酒”“坷垃中求财,赖以活命”......以及“幺蛾子”等大量方言俗语的运用,幽默诙谐、简洁质朴且内蕴理趣。同时,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田林手中的梧桐树叶子被揉来揉去,捻成了绿蛋蛋”......与“四灾星”上限不过百元的“玩一把”,支招田林献寿感动岳父母,“三顾”焕英吃地头饭等情节,趣味无穷,且饱含中国智慧。圆满的大结局,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呈现。传统而不俗,小说处处闪耀着独特之美。主人公退而不休,勇于担当,完成使命,富有感染力。

开篇说过,自20世纪80年代,文学迎来黄金期,严格讲,是纯文学的黄金期。现在那热闹辉煌之下,大量的模仿也此延续至今。当代文学繁荣的背后,模仿盛行,怪奇频出。紧贴时代,关照当下,接地气、呼民声的作品,不是很多见。《余热》以一位退休多年党性笃诚深悟农村事理的国家公务员为主人,在其膺任扶贫中,有机运用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紧密针对地缘时代民情家族等农村特点,大做以人为本文章。小说通过实施承包田统一托管巧用荒坡废地改造顽劣村霸排除家族矛盾,于突遇大灾之后工农联盟,合作共赢,一举使全县有名的垫脚村脱贫致富,树立了一位退休公务员为乡村振兴呕心沥血的公仆形象。

王庆新先生不仅学养丰厚,而且谦逊真诚,更是富有家国情怀。先生的小说《余热》,便是最好的体现。先生的作品不但艺术性强思想性高,而且在作品中给予了对现实理想生活的美好向往!先生借小说人物,通过故事,在为乡村振兴,为祖国奔向共同富裕,运筹帷幄,建言献策。这分明是部乡村振兴启示录、参考书,甚至称作教科书亦不为过!

这是我读后最振奋,更是先生最值得我敬的地方。

 

 

 

张富英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剧本评介中心副主任,《作家报》总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