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原创)耕读传家躬行久

(2017-05-13 11:45:05)
标签:

转载

题记:赋予了躬行意味的耕读,类似于爱默生所倡导的“创造性的阅读”,“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耕读传家躬行久

 

在儿时依稀的记忆里,祖辈老宅镶嵌有“耕读传家”的牌匾。或许是“湖广填四川”而至的渊缘,尽管不是书香门第,却一直传承着“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的家风。

“只耕田不读书猪也,只读书不耕田虫也。”人总应该抽出一定时间,从耕读中汲取力量,让自己的脚步能够跟上灵魂,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歇息,找到安全感和幸福感。耕读,是一种饱满而丰盈的人生体验,源自生命中某种神秘的动力,与现实利益无关。

耕读其实有太多好处,其中之一在于总能让人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受,早已被这世上的某个人明明白白地说清楚了。让我们知道人生有另外一种可能的途径,在目睹别人生命变化的同时,发现自己人生某些空白的地方。去感动,去思考,不再忽视和压抑自己的内心渴望。耕读真是会改变人的气质,让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耕读中,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按照相同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将变得份外宽广。

祖辈老宅早已人去楼空,百年来的屋檐柱梁,在遗忘的角落里迅速破败,成为难以避免的趋势。但是,对于“耕读传家”的印记,始终难以忘怀。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依然是令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基因,而不是苍白的怀旧,或渐行渐远的文化记忆。

由于家风使然,从祖辈沿袭下来的耕读习惯,最大功能在于,使族人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在迎接挑战、解决问题时,不必恐慌,不必担心被淘汰出局,且永葆对于生活的热情。同时,还是一种自省,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日常的生活,重新认识到自己内心真正在乎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免于现实的迷失和困惑,看清楚脚下的道路。

时代更迭,作为建立在小农经济和科举制度基础上的旧说词,耕读的意义在或深或浅的转变。从最初的“耕以致富,读可荣身”,到后来的“耕以养身,读以明道”,再到后来的“以耕喻读”,精神被无限升华,耕的原始作用越来越被淡化,耕山水、读天下的情怀却愈发凸显。

今天,纯粹的“耕读传家”似乎正在中断或式微。“耕”实为“躬耕实践”之意,“读”实为“读经明世”之意。我们不仅应该实地耕种有机农田,更应该耕种人生的福田和生命的心性田;我们不仅应该读纸上的圣贤之语,更应该读社会这本书,山河这本书。以学问滋养生命,内求圆成完满人格,外求兼济普惠苍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即自我实践。《论语·述而》曰:“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躬行践履,亲自实行、亲自去做,才能体现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精神。死记硬背、不切己体认的知识只是外在的堆砌,只有内化于生命中的学识才是真正涵养生命、温润灵明的。躬行实践,便是要将一切滋养生命的学识,内化于我们的生命中,酝酿成我们生命的风范和气象。此风范与气象正是生命之灵在天地间的彰显。

躬行不言,默而成事。这种耕读最大的好处,不是能够遇见多少人,遇见好美的风景,而是看着看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这种耕读不过是一场寻找,是渴望与另一些人,一些灵魂的相遇。这种耕读是心灵的休憩与提升,静下心来,细细地体味那或隽永、或婉约、或豪放、或激昂、或高远、或旷达的字句或场景,沉浸其中,会领略到一种源自于心底的坦然。

耕读传家躬行久。赋予了躬行意味的耕读,类似于爱默生所倡导的“创造性的阅读”,“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不管耕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只要去躬行了,世界就会不一样,自己的眼睛和灵魂就会和出发前不一样。我们将带回来[转载](原创)耕读传家躬行久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

耕读传家躬行久已经成为新的家风……

 

 

 

 

后记:《德阳晚报》2016.12.16登载。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