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不久前才注意到的,觉得非常特别,因此想介绍给愽友们。
这首词在《花草粹编》第七卷上。顺便说一声,《花草粹编》是唐宋词的总集,共收录唐宋词三千多首,注释也较详細,是明代陈耀文輯录的。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词怎么的特别法:
《一剪梅》
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
说着经量,便要经量。
那个臣僚上一章,
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
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山东河北久抛荒,
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作者醴陵士人不知生平,可能是迫于贾似道的淫威,不敢签上实名。所以可以看作当时輿论的代表。
要看懂这首词,必须了解这个宰相是谁,“经量”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首词写的是南宋末年的事。南宋末年,阶级矛盾日渐加剧,国力日渐孱弱,而占领宋朝北方的金、元等国虎视眈眈。南宋穷途末路就在眼前。
景定五年,一代奸相贾似道专权。他为了解决日益枯竭的财源,強行推行“公田法”和“经量法”。“公田法”与本词的内容无关,我们就不去管它。那么“经量法”又是怎么回事呢?就是重新经界丈量农民的土地,按田亩收税。这样做引起了农民強烈地反对,民怨沸腾。“经量法”在湖南推行时,醴陵(属长沙郡)的一个士人写下了这首词,对贾似道和推行的“经量法”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了解了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对这首词就不难理解了。词的前三句说:“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就要经量”。你看贾似道高高地坐在朝庭(庙堂)上,心血来潮地想出“经量法”,就不顾农民的死活,迫不及待地要在全国推行这刮人地皮的“经量法”。词人在这短短的三句里,勾画了一个敲骨吸髓而又飞扬拔扈的“宰相”形象。
“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那个臣僚”并不是指一个臣僚,而是指那些朝庭里的大小臣僚们,争先恐后地上奏章,说明实行“经量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吹推行经量法的英明。把一群朝臣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而不管人民死活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上片是写了“经量法”出笼的情况。
下片一开始就说到“经量法”推行到郡县时的情形。“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你看这个不小的地方官(太守),只是“闻说”经量,连忙“星夜”经量。他闻风而动,多么紧跟“形势”,多么想邀功请赏!难怪词人说吾邦的太守太“轻狂”了。读到这里,上了年纪的愽友一定对这个“太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您有吗?
从上到下都是一些“轻狂”的人,要将人民致于死地。词人愤怒极了,他喊出了“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何不经量?”这里的山东河北,显然是指被金、元等国占领的土地。作者责问:大片北方的土地沦陷敌手,你们为什么不去收复失地,不去经量呢?把贾似道们的卖国嘴脸勾画得一清二楚。
词的内容就介紹到这里。我还想简单地说两点,也就是我文章开头时为什么说这首词很特别。一点是这首词有高超的讽刺艺术。这种赤裸裸的讽刺在唐宋词中是绝无仅有的。另一点是,这样短短的一首词里,作者重复用了八个“经量”,而读者一点没有繁复的感觉。这也是唐宋词中绝无仅有的。(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