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能力体现在细枝末节里

(2014-05-06 13:54:53)
标签:

杂谈

社交

教育能力

陪伴

家庭教育

早上,在院子里散步,见到几个孩子在成人的陪伴下玩耍。院子不大,他们却是各玩各的,彼此不理不睬,成人之间也冷冷落落,都紧紧盯着自己的孩子。

我见到有人将一只大矿泉水瓶子放在垃圾桶边上,16个月的男孩捡来当球踢,踢够了,转身就走,瓶子横躺在小径中央,他的阿姨带着他就要回家。我紧追几步拉住那孩子,要求他把瓶子放回原处,阿姨脸一红说,对了,快放回去!他做到了。他如果做不到,我会要阿姨和他一起做。

15个月大的男孩非常幸运,照看他的阿姨一直在鼓励他在滑梯上攀上爬下,并念念有词,唯一遗憾的是她视另一个同样在滑梯上玩的男孩为空气,由始至终,两个男孩没有任何交流。我多么希望阿姨能用语言提醒他另一个小伙伴的存在,并有意将两个孩子拉近,哪怕拉拉手表示一下友好都可。可是没有,两个孩子全当彼此为空气。

一个3岁的女孩一直在树根下玩沙滩玩具,她的妈妈始终叉着手做旁观状。那个被视作空气的22个月大的男孩,不甘寂寞地跑过去想和小姐姐一起玩,他刚想拿一只小铲,便引来女孩的大声尖叫,她拒绝别人动自己的玩具,男孩跑开了,女孩妈妈说:“温柔点儿!” 继续叉手旁观。

所有孩子之间的社交问题,其实都是成年人不经意间助其养成的。你千万不要只盯着自己的孩子,只有那个“叉手妈妈”学会主动借一只小铲子给其他小朋友,并和他一起玩,她的女儿才能学会善待小朋友。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啊!

教育能力体现在细枝末节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的择校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