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复制的青春期(1)——陪伴孩子的18年(一个全职妈妈的教育实录)
(2014-03-24 08:30:00)
标签:
全职妈妈家庭教育普通中学青春期择校育儿 |
分类: 全职陪伴孩子的18年 |
“青春期”在很多父母眼里就像是一个诅咒,所以大多数孩子的青春期就在父母或谨小慎微的关照,或条条框框的限制中压抑的渡过。我却并未被这三个字吓到,反而把自己丢进了孩子的世界里,畅快淋漓地陪他经历一切,对于年近40的我,那种刺激不亚于坐过山车一般,但当我每每回想起往事,我仍要感谢儿子给了我这样的机会丰富了我的人生。
我拿着孩子的成绩单去见到校长,校长说:这孩子上我们学校可惜了,你们还是找找别的吧。我们学校有两个好班,但你们没有上海户口,是进不了了。只能进普通班,都是打工子弟,很差的。
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我们刚刚搬家过去, 第二天先生便得到通知——被派到上海。我们一家三口坐在尚未完全拆封的家具上,相对哑然失笑。
去吧,跟着父亲。既然最开始的目的就是这样,那我们这次就坚定地跟到了上海。
当然,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迫在眉睫。孩子要找个学校上学!那时候,所有学校都放假了。我当时的想法是:只要开学当天能上学,进什么学校我不挑。大不了我还是像小学一样,仍然全程监护。但是我心里仍然还是有个底线标准:尽量不去大校、名校。
不出意外,我们几乎在每一家看中的学校都吃了闭门羹。
就在我们心急如焚的时候,有一天,先生当年在上海的司机请我们吃饭。席间我自然三句话就离不开心头事,我忍不住问起司机初中是在什么学校。
司机当然明白我的用心,于是就介绍起他的母校。他说:那不过是一所普通学校,不是上海的重点中学。像箫箫去读这样的学校他觉得可惜。
我不介意的笑笑,又问:那如果我们现在想进去读书,还能报名吗?
他笑着拍拍胸脯:那很容易的,我班主任现在是领导。
我抚掌一乐:就这儿了。
第二天,我拿着孩子的成绩单去见到校长,校长说:这孩子上我们学校可惜了,你们还是找找别的吧。我们学校有两个好班,但你们没有上海户口,是进不了了。只能进普通班,都是打工子弟,很差的。
我说:没问题,就上这个班吧。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从万事俱备的沈阳转战到了生疏的上海,我儿子进了上海普通中学的普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