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璐学琴记(十一):琴房里,女儿哭得好委屈
(2013-09-02 16:59:25)
标签:
家庭教育钢琴启蒙艺术教育4岁琴童育儿 |
事情已经过去了,可是直到今天,回想起那日琴房里我们母女对峙的场景,我仍然觉得自己太不理智,太没道理。
从女儿学琴开始,我便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最初的这个阶段里,要让孩子始终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十堂课加之十多次的练习下来,我也努力做到这一点,即使心里对她有再多的不满意,也尽量保持她学琴时的气氛不那么糟糕。
那天带璐璐去练琴,从坐上琴凳开始,她就心猿意马,一副不想弹的样子,好不容易按下她练了一首曲子,她却说什么也不肯接着练了,一会儿跳下来去摆弄旁边的琴谱架,一会儿又要去拿钢琴上笔筒里的铅笔,换作是往日,大概想点小计谋就能把她引导回来,但那天,我非但没那么做,反而强硬起来,一副坚定的样子坐在那里要求璐璐必须谈完我指定的几首曲子。璐璐也委屈起来,边哭边跟我说“难”,若是当时我能平复下自己的情绪,去倾听她一个“难”字背后的心情,或许事情就不会发展到最后那么难堪,在那个几平米的房间里,我的怒气不单没有消减,反而被女儿越来越委屈的哭声一点点激起增强。在我的坚持下,璐璐抽抽搭搭地念着谱,不情愿的按下一个个琴键,终于完成了我的要求。
平日里半个小时的练习时间,这次因为我们母女之间的冲突竟然拖到1个小时。我很担心这次的经历会让璐璐对钢琴的情感分大打折扣。
雪松点评
梅怡:
不必太多地责备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知道“偶尔露峥嵘”是非常必要的。要让孩子清楚意识到我们隐忍和爆发的边界点,这个点,很可能是他们一生不会“出大格”的基点。
尤其在钢琴学习这个问题上,有时候好说好商量就是不起作用,这个时候便要强硬起来,才能顺利地坚持下去。我非常理解朗朗父亲和李云迪母亲的教子方式,没有他们的强势,他们的孩子可能就和我一样,在音乐上一无所成了。
要记得孩子的特点是,“不记仇”的。过去就过去了。只要事后,把发脾气的前因后果和她讲清楚,久而久之,她就清楚了,不能触及你的“底线”,自然她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
事实上,你和璐璐还是在钢琴学习的磨合期,你们还是在彼此寻找适应对方(要求与被要求)的方式和习惯。请谨记:发脾气后,待彼此平静下来,一定要把你彼时彼刻的愤怒因由表达清楚。
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你,一周两次学琴的确有些多了,难度加深得比较快,这可能真的是璐璐的“难”。钢琴学习一定要不断地重复练习,不要急于弹新曲目,每次都要从已经弹过的曲目开始练起,这样,孩子会找到成就感,心情愉悦,每天练琴时间,合理的应该是复习旧曲目占60%的时间,练习新曲目占40%甚至更少一点时间,璐璐的那个“难”可能才会变为“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