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钢琴启蒙音乐教育全职妈妈学琴家庭教育 |
文:梅怡
这周二的钢琴课,璐璐格外反常,心思好像完全不在。老师的问题不好好回答,扭来扭去像条小蛇,老师教她从中央c的位置开始弹,她却自顾自地在高音区乱弹,一整节课,我的心里就好像100只蚂蚁在爬。但是想到雪松姐说过,上课的时间交给老师,不要去干预,我也便忍了下来,只是璐璐几次回头与我目光碰触时,我透露出一些失望。
下课后,璐璐去卫生间,我很严肃地跟璐璐说:“妈妈觉得你今天表现得不好,动来动去,一点都不认真。”,璐璐站在那里跟我对峙,说:“不是,表现好!”我们娘俩儿在卫生间对峙了两个回合,璐璐坚持说自己表现好。我接着跟她说,“你认真弹的时候的确不错,记得也准确,弹得也对,可是老师跟你讲乐理,提问的时候你一点儿也不认真,表现的确不好。”璐璐没再说话,我也保持沉默。
回家的路上,我攥着璐璐的手,接着跟她讲:既然是上课,就要认真一点,这样也是对老师的尊重,老师把自己的知识都教给你,就是为了有一天你也能弹好听的曲子,开心也好,不开心也好,都有钢琴做你的好朋友。说着这些话时,璐璐的手努着劲儿地要从我的手心里挣脱,我知道她自己也一定意识到了些什么,我攥着她的手又紧了紧,她的小手又安静下来,这时候,我弯下腰问璐璐:能不能答应妈妈下次上课的时候再认真一点儿,老师的问题要好好回答,好不好。璐璐点了点头。“好,那我们就说定了。”我说着,还特意补充了一句,“其实璐璐认真弹琴的时候弹得挺好的,老师教的新知识很快就记住了。”
璐璐高兴起来,一路欢笑。
这一番话说给璐璐听,我不知道璐璐能真得理解多少,也不知道她能做到多少。我能做的也只是尽量克制自己,再多一些多一些耐心。
————————————————————————————————————————————————
雪松点评
梅怡:
从你的文字里,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内心的隐忍和焦灼。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儿子当年习琴时,我内心常常伴随的那种复杂的情绪,但最终让我坚持下来的是一种观点——
有太多的朋友曾经向我抱怨,如果他们的父母当年给他们创造条件学习一门乐器该多好,或者抱怨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早年的音乐学习管理不够坚定和严格。其实,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如果我父亲当年不是由着我的性子,而是稍加严厉并持之以恒地要求我,我的二胡一定会拉得和他一样好。
我深刻地记忆着几年前的一件事。我在深圳乘地铁,一出地铁口,就被悠扬的《赛马》所吸引。这支曲子,曾经是我父亲早年最喜欢演奏的曲目。我循着声音,找到一个盲童,他正在街头演奏行乞。那一刻,我的内心油然一种羡慕的情愫,我是那么渴望自己也能演奏这支乐曲,可惜,我父亲当年没有持之以恒地要求我对二胡的学习,而今,我只有羡慕的份儿,真的很遗憾。
教育的过程,会伴随很多的不快乐,但是不快乐的教育有时候恰恰是最有意义的教育,此时的不快乐是为了人生更长远的快乐。音乐教育尤其如此。音乐可以让你的孩子活在永恒的快乐里,但它需要付诸的代价,或许就是早年学习过程的那么一点点艰辛。
每一次上完课,给孩子做一个总结,指出她的问题,当然更要肯定她的进步,你做得非常好。但更重要的是在下一次上课前,要提要求,让她避免上一次课出现的问题。要不断重复,反复强化,有些问题不是一次两次就能避免的,但我们要不厌其烦地将我们的希望内化成孩子自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