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孩与男孩教育的不同使命(通信往来九)

(2013-04-15 13:38:41)
标签:

男孩教育

女孩教育

性别教育

榜样

可塑性

育儿

分类: 家庭教育
我始终以为,一个拥有女孩家庭的教育使命,是培养一个好母亲;一个拥有男孩家庭的教育使命,应该是培养一个对社会有担当的男人。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作此清晰的区分,是不理性的。
文:雪松

梅怡&竹言:

这封信里,我想和你们聊聊女孩与男孩教育的不同使命。你们知道在我心里,外婆始终是一个特别美丽的词,远远超过奶奶所能表达的全部。而我这辈子注定无缘这个称谓了。

我们毋庸置疑地相信,男人在当下的世界依旧是主宰,男人在改造这个世界。可是男人无不是作为男孩从母亲的怀里跳将下来,立地成人。母亲或有意或无意成就了一个男人的成长。追本溯源,女人(母亲)其实用她的教养方式在左右这个世界。

最近在读《亚当·斯密传》,抄录一段文字,来看母亲在一个男人生命中的意义。母亲自始至终都是斯密生活的中心。在斯密幼年和少年时期,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成年之后,斯密仍然把他母亲的存在视为和他儿时一样的庇护所。他的朋友们经常说起他对他的母亲怀着美好的感情和无比的尊敬。”“最能了解斯密的人一直都是他的母亲。

基于此,我始终以为,一个拥有女孩家庭的教育使命,是培养一个好母亲;一个拥有男孩家庭的教育使命,应该是培养一个对社会有担当的男人。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作此清晰的区分,是不理性的。我们习惯用穷养儿子富养女这种庸俗的调调来绑架父母,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基于这种思考,我觉得作为一个女孩的母亲,更要注重榜样的力量。要知道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被摄入那个小妇人的眼里,未来的她更可能就是今天的你。我初为人母时,不断提醒自己,我要杜绝我妈的某些教养方式。可是,在漫长的教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我会不时冲口而出一句本不该说,但却已经牢牢印记在大脑皮层深处的话,那是我母亲在一个特定的时刻强加给我的。那一刻,在我是无比的懊恼。梅怡,你要拿出更大的耐心更顽强的意志力,用以自我塑造,只有你成为一个理想母亲的样子,你的女儿才有最大的可能成为一个好女人。

竹言,再说我们有儿子的母亲,我觉得我们必须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以理解这个世界的快速变化。因为我们更艰巨的使命是,帮助一个男人找到适应这个世界的方法(我先不说改造)。我们的儿子,一定要具备充分的可塑性,来适应这个略显残酷的世界。我们必须有广袤的大视角,不能局限在小视界里。如此,我们才有最大的可能养育一个对社会有担当,对家庭有责任感的男人。

无论是奶奶还是外婆,此时此刻,我们都是母亲,我们任重而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