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两性情感沟通表达尊重爱育儿 |
分类: 婚姻与家庭 |
在很多人眼里,我跟我老公算是比较和谐的一对。因为共同的爱好跳舞,我们成了固定搭手的舞伴,跳着跳着又成了夫妻。我忘不了第一次见他时他穿的那件棉背心,也忘不了第一次搭手时他手心的汗。一起学舞的过程充满欢声笑语,也成为联结我们感情的纽带。我们一同上课,一同参加舞会,参加过比赛(虽然惨败而归),也出席过表演(虽然只是部门的年会);会互相分享精彩视频,也会互相挑剔贬损。在身有孕而不知的情况下跳过疯狂的桑巴,在产后月子里偷跑出去相拥跳过美丽的狐步。舞鞋和舞裙是我们最珍重的衣物,换上它们,就真的进入了另一个时空。
我们两个都是爱玩的人,婚后每年至少一次的共同旅行成为家庭规定项目。当时我还在职场,请假非常不易。我们甚至提前一年就在规划来年的行程。抢促销机票,比价实惠的酒店,设计最佳的路线和方案。这种期待几乎可以看做是繁忙工作的麻醉剂,只要想到未来还有多久,我们可以一起看海,一起爬山,一起不管不顾的逍遥,哪怕是几天,就足够让人淡化烦恼,重装上阵。钱钟书曾经说过,要检验两个人真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同长途旅行。的确,在旅途中遇到的大事小情,足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与责任感。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我看到这个男人平常不外露的感情与担当,让我信任并乐于把自己的未来交付于他。
这样的情况,让身边很多朋友为之艳羡。但她们不知道的是:他仍旧是个典型的工科男,而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科女。他的世界里通常是仅有0和1,而我则习惯用感性的态度对待这周遭。我的脾气和倔强他领教过,但处理起来又束手无策。我不喜欢他玩游戏,他不喜欢我当书虫;我们俩看电视电影的频道都不一致;如此种种。即使在跳舞时、旅行时,我们发生的矛盾也多如牛毛,可这些却没有影响到婚姻和感情。回想起来,反而成了花絮,成了彼此取笑的借口。
我是个认死理的人,在每一次争吵过后,必须梳理清楚来龙去脉,把自己的“任督二脉”打通,这一关才算通过。因此我们的每一次矛盾,都成了我审视婚姻与夫妻相处模式的契机。令人高兴的是,仅仅三年的时间,我就看到了老公身上很多的转变,这些都是我之前所期待的,却没想到那么快发生。
把我积累的几条与大家分享: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