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杨)《小蚂蚁背米》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4-03-14 16:27:13)
分类: 教学设计

                            《小蚂蚁背米》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小蚂蚁背米》是一年级诵读课本《日有所诵》上第15单元的一首童谣,描写的是三只小蚂蚁去背米,回到家里数一数,突然发现少了一粒米。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蚂蚁的勤劳、蚂蚁弟弟的可爱跃然纸上,充满了童趣。

 

学情分析

     儿歌的明快、童趣,正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根据一年级儿童的诵读特点及认知习惯,特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节奏诵读及表演,意在更大程度地激起他们“好玩”的心理,充分诵读,达到目的!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让孩子们感受童谣的意思、韵律、节奏和趣味。

    3、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受诵读童谣带来的快乐,从而爱上诵读,更喜欢《日有所诵》。

 

教学时间:20—2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儿歌。

2、各种形式复习。

3、今天又要学习一首动物童谣《小蚂蚁背米》。

二、初读:

1、师范读。

2、学生注意听节奏、读音。

3、小蚂蚁干什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三、熟悉课文

1、跟我读。

2、自主读读,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地方先标下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小老师带读,指导读音和节奏。

4、检查反馈。

5、分组读、齐读。

四、疏释大意

1、这群可爱的小动物干啥了?为什么呀?

2、发生什么状况啦?

五、深入诵读

加各种形式打节奏读。

六、指导背诵

1、试着背诵。

2、把刚刚的节奏加进去,背诵。

3、做游戏。

4、演一演。

七、激发兴趣

展示师即兴的作品,激发孩子们编儿歌乐趣。

八、作业

带着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小蚂蚁背米》。

板书设计:        

               小蜘蛛

             (本领强)

               羊 ,羊           小蚂蚁背米

((特点))        (勤劳、可爱)

 

反思

《日有所诵》上的儿歌,特别是关于小动物们的儿歌,孩子们特别爱读。所以,我选了一组小动物儿歌:复习的是《小蜘蛛》、《羊、羊》。新学的是《小蚂蚁背米》。每一首儿歌渗透给孩子们的都是关于小动物的不同方面的知识(特点),让孩子们在游戏式的诵读中获得知识和完成语言积累。我把这三首放一起,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细读起来,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同时,让孩子们觉得好玩,在玩中诵读,所以我口口声声问他们好玩吗/?课堂上也是本着“玩”的心态,完成儿歌诵读的,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诵读课,所以,现在的语文课也在向诵读靠近……

时间上安排是20分钟左右,可是上着上着就忘了时间,时间上把握不是很准!本节课虽然安排了多种形式的通读:打拍子、击桌子、做游戏、表演等,因为孩子做熟了就开始抢拍子,所以击桌子、拍手的节奏不稳,急了点。诵读课的目标应该明确一点,而我贪多,还多加了“诱导”写诗环节,想以此激发他们学着模仿儿歌的兴趣,耽误了时间。

即兴把儿歌变成故事,以此导入,自我感觉良好,却有上成语文课的嫌疑,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一首儿歌孩子们通过不同形式诵读就会知晓意思,不必要拓展那么多,关于小蚂蚁冬眠可以作为作业,让他们课后拓展。

诵读就是诵读,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就行,不要“拖泥带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