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和蟾蜍》听课心得(刘家云)
(2013-08-11 08:54:55)分类: 培训论坛 |
合肥市曙宏小学参加“第七期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活动心得体会
姓名 |
|
心得体会 |
《青蛙和蟾蜍》听课心得 一、感知形象 老师出示青蛙和蟾蜍的图片,让生加以区分。因为孩子们课前已经朗读了作品,所以他们能从外形及颜色等特点去感知两个人物形象。 回归故事、感知细节。两个故事中,青蛙和蟾蜍分别为对方做了什么事?你从中体会出他两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想完整的回答出来却不简单。只有回归故事当中,认真梳理、组织好语言,用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友谊的讨论。 老师出示:好朋友是——的人。好朋友之间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对待他呢?孩子们在回答这几个问题时,有的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有的是联系自己已有的经历来回答,有的是从文中两位朋友所做的事来回答。这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交流是有效的,孩子们充分的认识到友谊的本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加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三、回归文本发现写作特色。 老师出示:青蛙问;“你敢吗在那儿立着?” 青蛙又望望窗外,蜗牛还没有到。 青蛙望望蟾蜍窗外的信箱,蜗牛还没有到。(等信) 让学生谈谈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重复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有趣、幽默感强、富有情趣、很顺口、降低阅读难度等。这种回归文本的再次朗读,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文学聚焦”,是发现写作特色有效手段。 |
心得体会 |
四、思考: 课堂中如何提问。课堂中的提问直奔问题,要明确。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就应给怎样去问,不要拐弯抹角,一味讲究技巧。 例如:(1)、故事中的情节是什么?(把“情节”改为“细节”学生更有话说,理解起来更容易一些。) 作家艾诺洛贝尔的语言非常浅白。台湾作家称为“浅语”,这种语言传达的是一种味道和趣味,是一种没有渲染胜过渲染的味道,没有精彩描述胜过精彩描述的趣味。 多读多体会。选择各种方式读,把干净、纯洁、天真、纯善的语言种在学生心里。 练习讲述故事。两个故事都很有趣,可以鼓励学生去讲述,不同的学生讲述方式会不同,效果也会不同。这么好的故事和语言是值得记在心里的。 我们在进行主题阅读时,老师能否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去了解故事内容和主题。而不是放在怎样设计上。 能否把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带入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诵读中,或者是像这样的阅读就得另起炉灶重新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