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蛙和蟾蜍》听课心得(刘家云)

(2013-08-11 08:54:55)
分类: 培训论坛

合肥市曙宏小学参加“第七期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活动心得体会

 

姓名      刘家云      所在部门    语文组    日期2013.7.8-7.13   

心得体会

《青蛙和蟾蜍》听课心得

一、感知形象

老师出示青蛙和蟾蜍的图片,让生加以区分。因为孩子们课前已经朗读了作品,所以他们能从外形及颜色等特点去感知两个人物形象。

回归故事、感知细节。两个故事中,青蛙和蟾蜍分别为对方做了什么事?你从中体会出他两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想完整的回答出来却不简单。只有回归故事当中,认真梳理、组织好语言,用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友谊的讨论。

老师出示:好朋友是——的人。好朋友之间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对待他呢?孩子们在回答这几个问题时,有的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有的是联系自己已有的经历来回答,有的是从文中两位朋友所做的事来回答。这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交流是有效的,孩子们充分的认识到友谊的本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加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三、回归文本发现写作特色。

老师出示:青蛙问;“你敢吗在那儿立着?”

          蟾蜍说:“我希望这样立着……”

          青蛙问:“你干吗往自己的头上泼水呢?”

          蟾蜍说 :“我希望泼点水,能让我想出故事来。”

         …… (讲故事)

       青蛙望望窗外,蜗牛还没有到。

青蛙又望望窗外,蜗牛还没有到。

青蛙望望蟾蜍窗外的信箱,蜗牛还没有到。(等信)

让学生谈谈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重复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有趣、幽默感强、富有情趣、很顺口、降低阅读难度等。这种回归文本的再次朗读,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文学聚焦”,是发现写作特色有效手段。

 

 

心得体会

四、思考:

课堂中如何提问。课堂中的提问直奔问题,要明确。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就应给怎样去问,不要拐弯抹角,一味讲究技巧。

例如:(1)、故事中的情节是什么?(把“情节”改为“细节”学生更有话说,理解起来更容易一些。)

     (2)、文中可不可以把蜗牛换成兔子送信呢?(换成飞毛腿兔子送信,故事的效果会怎样?孩子们可能就会说:没有幽默感、没有等信的焦急与喜悦之情等。)

作家艾诺洛贝尔的语言非常浅白。台湾作家称为“浅语”,这种语言传达的是一种味道和趣味,是一种没有渲染胜过渲染的味道,没有精彩描述胜过精彩描述的趣味。

多读多体会。选择各种方式读,把干净、纯洁、天真、纯善的语言种在学生心里。

练习讲述故事。两个故事都很有趣,可以鼓励学生去讲述,不同的学生讲述方式会不同,效果也会不同。这么好的故事和语言是值得记在心里的。

我们在进行主题阅读时,老师能否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去了解故事内容和主题。而不是放在怎样设计上。

能否把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带入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诵读中,或者是像这样的阅读就得另起炉灶重新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