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引玉营养师
白引玉营养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02
  • 关注人气: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孕知多少?

(2013-10-08 08:27:16)
标签:

喜孕

营养素

胎儿发育

育儿

分类: 原创博文

             

               喜孕知多少?

 


             几度春风戏帷帐,残红落处映碧桃;

             十月孕成文武相,与君在戏芳草源。

              http://s6/mw690/c2e785acgx6DfTEeIapa5&690


唐代诗人恋枫居士的作品《贈贤妻》描写了妻子怀孕后丈夫的喜悦心情,古今此理皆然,在现代食品安全敏感的时代,准父母知道为了宝宝的聪明健康,准妈妈在孕期胎儿发育及关键营养素吗?

营养师为你仔细说:

 


月份

   

  胎儿发育


   

 关键营养素

 

营养指

 

 

 

 

    胎儿的脑部、眼部、嘴巴、手、脚已具雏形,四肢开始发育,胎儿长约0、5厘米。

 

1、叶酸:防治神经器官缺陷。2、铁:预防贫血。3、优质蛋白、维生素等。4、锌:可以预防流产。

宜多补充绿色蔬菜、鱼、蛋、内脏、鱼肝油。

 

 

 

 


胎儿的面部、手脚开始成形,脑神经出现,基本骨架形成,长约

2、5厘米。重约4克。

 



1、维生素A、牛磺酸:促进视网膜和脑神经发育。2、蛋白质、脂肪等。

3、叶酸:防治神经器官缺陷。



多补充蛋、牛奶、乳酪、黄绿色蔬菜。

 

        

      

 

    

胎儿已会踢脚、握拳、转头、牙齿、嘴唇和生殖器开始发育。这时胎儿长约9厘米。重约60克。

 


1、蛋白质:促进大脑发育。2、维生素A:保证胎儿皮肤、肠胃和肺部的健康。3、叶酸:防止神经器官缺陷。


增加肝脏、蛋、牛奶、乳酪、鱼、新鲜蔬菜的摄入。

 

 

 

 

    

胎儿的头发、眼睛开始生长、声带及味蕾已长成。胎儿这时长约18厘米,重约113克。

 


1、锌:促进心、脑等器官发育。

2、蛋白质、大豆钛粉等。


增加蛋、牛奶、海产品、豆、红绿色蔬菜的摄入。

 

 

 

 

   胎动愈来愈强烈,胎儿已长出头发,会吮吸拇指。胎儿长约25厘米。重约224--350克。

 

1、钙: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2、维生素D:有助钙的吸收。3、优质蛋白:保证足够的总热量。

多食米面,鱼虾、海参贝类等海产品,多吃蔬菜水果。

 

 

 

 

   胎儿已可以开闭眼睛和听到母体内的声音。这时胎儿长约29--35厘米,重约700--1000克。

 

1、铁:避免缺铁性贫血。2、蛋白质、多肽:促进胎儿大脑细胞迅速增殖分化。3、钙、锌等微量元素。

增加饮食中的动物肝、蛋类、牛奶、乳酪、黄绿色蔬菜和鱼。

 

 

 

 

 胎儿的皮肤呈红色,略带皱。体重较上月增加一倍,重约1000--1200克,长约35--40厘米。

 

1、DHA(脑黄金):保证大脑和视网膜的正常发育。2、钙、铁、锌等。3、蛋白质、维生素等。

多摄入酸味水果,辣味蔬菜以及动物肝脏。

 

 

 

 

    胎儿逐渐长大 ,骨骼更为强健,也可以听到母体外的声音。这时胎儿长约42--46厘米。重约1500--1700克。

 

1、蛋白质:胎儿发育到最高峰,需足够的优质蛋白。2、碳水化合物:储存糖原和脂肪。3、充足的维生素、钙、铁等。

多摄入水果、增加坚果类食品、动物肝脏。

 

 

 

 

 

    

  

  胎儿发育已达完成阶段,这时胎儿长约45厘米,重约2000--2500克。

 


1、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2、蛋白质、氨基酸等:摄入足够的热量以应对分娩。3、钙、铁:防止抽筋和贫血。


增加蛋、肉、鱼、奶、马铃薯、米饭面条、玉米比例。

 

 

 

 

 





 

    




   


          

   

 外观机能发育完全,体内器官亦已成熟,此期胎儿身高长约48--52厘米,体重约2800-

-3200克。

 


1、维生素B1:避免分娩困难。2、优质蛋白质:维持胎儿正常的发育。

3、钙、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声明:   

本文为白引玉营养师原创博文,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

@白引玉营养师

QQ:327164348


增加肝脏、蛋黄、牛奶、内脏、绿叶蔬菜、豆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