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起始年级家庭心理辅导的几点建议

(2023-09-27 14:46:19)
标签:

21天习惯养成

九中心语会

朋辈互助共同成长

幸福教育校园文化

自助助人快乐成长

分类: 专家讲堂
家长课堂:同启新旅程,护航青春期
——起始年级家庭心理辅导的几点建议

起始年级家庭心理辅导的几点建议起始年级家庭心理辅导的几点建议周旭珊

滨海新区塘沽六中


起始年级家庭心理辅导的几点建议


每年的9月,校园里都会迎来新面孔,孩子们告别了小学,带着稚嫩的脸庞、好奇的眼神,成为了一名初中生,真正迈进青春的大门。孩子们迎来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老师;与此同时,家长朋友们更多感受到的很可能是新的期待,新的挑战,新的困难。

忙忙碌碌中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孩子们适应得怎样?如何利用国庆假期和孩子聊一聊他们对新角色的感受,怎样帮助孩子做一个积极有效的调整?本期心领航给初一年级的家长们一些提示与建议,希望所有孩子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家长朋友能更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并完成初中的发展任务,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图片

一、父母要充分理解青春期的孩子


  在很多家长眼中,青春期就是孩子出现“叛逆、不听话、犟”等逆反行为,但却不明白孩子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在心理学中青春期阶段又称为“心理断乳期”、“疾风骤雨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图片




图片

1.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

图片

伴随生理机能的迅速发展,孩子们的成人感增强,自我意识迅速觉醒,觉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已经长大了,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人看待,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很多孩子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全盘接纳父母的意见,会争取更多的自主权,为了避免父母的管理和干涉,有的孩子开始有意回避与父母交流相对敏感的问题。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控制能力会明显减弱,如果强迫孩子听话,令其感到父母还是像对待小孩一样对待他们,孩子便会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进而出现不听话、反抗甚至是疏远行为,也就是家长们常常说的叛逆。

图片

2.家长影响力迅速减弱

图片

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看重同伴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也常常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和依恋。一方面,他们追求自尊与独立,不想事事寻求父母的帮助;另一方面,因为缺乏经验和能力,遇事往往不能独立承担,所以需要寻找新的依恋对象。他们往往愿意将心事、秘密分享给同龄人,或者通过网络媒体向陌生人倾诉。

图片

3.情绪强烈,波动频繁

图片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情绪很容易波动,常常出现两极化,这与脑发育密切相关。他们调控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做出冲动的事情。面对成功体验或认可鼓励时,他们可能表现出高涨、无法自控的喜悦情绪。面对挫折、压力或情感上的困扰时,可能更容易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图片

4.自尊心强,自制力弱

图片

初中阶段的孩子争强好胜,在意输赢,与其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好胜心是分不开的,引导好了就是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这个年纪的孩子思考问题不周密、发展不成熟、自制力相对较弱,所以容易感情用事、冲动鲁莽。如果家长和老师意识不到这种变化,仍像从前那样不分场合地干涉他,批评他,让他感觉到没有被尊重,自尊心受伤害,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行为,甚至过激言行。

图片



二、初中起始是青春期家庭教育的好时机

孩子们的这些青春期阶段心理特点,会给家长带来更多的教育难题,父母能否合理应对孩子的这些变化,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不仅仅关乎亲子关系的融洽、家庭生活的幸福,更是关乎孩子长远的未来。

目前是孩子们适应初中生活的关键时期,初来乍到的新鲜感逐渐下降,问题慢慢暴露出来。没有哪个孩子的适应是容易的,所以需要家长的理解与陪伴。良好的关系很多都是通过共同面对困难建立起来的,初一的孩子会面对很多困惑,出现很多矛盾和冲突,所作所为常常让父母不满意。父母一定要尽量保持理性,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才能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航者。

图片

三、抓住开学初的几个关键点


01


 有了心理落差怎么办?

升入初中后孩子们常见的心态是落差感。有的孩子小学阶段表现很突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光环效应明显。升入初中后,他们突然发现班里面能力强的孩子很多,自己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那么多的关注,也不再是班集体的中心,从而感觉自己不如从前了,心理落差很大,自信心也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害怕表现自己,担心表现不好,被同学嘲讽;也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不屑参加一些活动,让父母感觉到孩子不如小学时积极进取了,其实这背后可能是信心不足,不敢尝试。

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这样的落差感时,首先要积极关注落差感背后的心理需要,不要急于帮助孩子分析当下的局面,一通摆事实讲道理,更不要直接指责孩子缺乏信心。这时,家长应共情孩子的难处、感受和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可以听懂他,理解他,父母的共情有助于疏导孩子的失望与失落情绪。待孩子情绪释放后,父母再与孩子一同探讨,引导他们客观看待新班级的构成,理性看待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合理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父母要给孩子时间去消化,去平衡,千万不能比孩子还要焦虑。孩子的落差感也是上进心强的表现。孩子们的内心是有力量的,当他们将过度的压力宣泄出来,感觉到被家人理解,进而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就有力量去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02


有了学业畏难情绪怎么办?

初中的课程和知识量增多,外部世界的信息量加大,学习难度不断提升,学习方法也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这让很多孩子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内感到不适应,容易产生紧张和畏惧心理,产生怕学、厌学的情绪,相应的也容易出现家长压学、逼学的现象。

家长担心孩子在初中阶段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孩子学习状态不好势必心急如焚,指责孩子不够努力,希望通过批评教育让孩子尽快找到学习的节奏,结果往往会起反作用,如果家长能换位思考更容易帮助孩子走出学习困境。

家长要关注孩子听课和作业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孩子一起想应对方法,而不是用消极的语言指责批评,更不能给孩子贴上“笨死了”、“就你没用”之类的标签。孩子在学业畏难情绪的初期,家长需要了解孩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关注产生问题的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一方面肯定孩子的努力,另一方面帮助孩子找到调整的角度,树立合理的目标,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学习之路很漫长,首先要保护坚持的勇气和信心。


03


有了沟通障碍怎么办?

很多家长因不知道如何才能跟孩子顺畅交流而苦恼,亲子之间经常会出现一言不合就“战火纷飞”的局面。尤其是刚进入初中这个阶段,孩子容易因为过于兴奋、紧张而容易疲劳,缺乏耐心,所以这个阶段也是亲子矛盾的高峰期。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首先是父母的责任,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给大家三点建议:


(1)少说多听

图片

     家长和初中生沟通切记不要啰嗦、唠叨,以防被孩子 “屏蔽”,即使表现在听,其实也听不进去。当孩子主动沟通时,家长要认真倾听,停下手上的工作,认真听他说,不要打断,即使对孩子说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心里不认同,也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是阻止孩子表达的行为。孩子愿意跟父母说,才是健康积极的亲子关系。

(2)正确询问

图片

     如果有疑问或者想知道的更多,父母需要运用一些询问技巧,更需要正确的态度。也就是说父母的询问是要帮助孩子,而不是审问。要解除孩子的心理防御,而不是让孩子越发的不敢说。而且不管孩子说什么,尽可能不要取笑,也要为他保密。

(3)学会共情

图片

有的孩子有心事的时候,情愿跟不熟悉的人说,也不愿跟父母讲。这可能是双方说话方式的问题,更可能是孩子认为父母很难理解自己。我们滨海心领航的公众号里,推送过的一些有关共情的文章,您不妨找来再读一读。

图片

     孩子的成长是持续的过程。在陪伴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要始终有为孩子成长赋能的意识,给予孩子所需的心理营养,助力他们的茁壮成长。

图片

-THE END-

图片

关于我们

来稿:滨海新区塘沽六中 周旭珊

编辑:孙晶心理工作站

文稿编辑(一审):林娜

图文编辑(二审):刘晓阳

责任编辑(三审):孙晶

邮箱:sjxlgzsh@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