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需要治疗的,其实是心理咨询师自己!

标签:
21天习惯养成九中心语会朋辈互助共同成长幸福教育校园文化自助助人快乐成长 |
分类: 专家讲堂 |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中国约1.73亿人有精神疾病,包括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等,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实际上,完全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个阶段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对身体上的毛病,我们通常都有正确的认识。
《我的心理治疗之路》是中德班15位心理专家个人成长和个案实战经验的总结。这虽然更像是一本写给未来心理师的书籍,但专家们在文章中讲述的个人从业经历、技术分析以及经典案例等,不但向普通读者呈现了心理咨询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面貌,也向心理从业者揭示了心理治疗领域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然,与其说是秘密,还不如说是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误解和不知。就如我们可能不知道:最需要接受治疗的其实是咨询师自己,咨询师根本无法帮你解决问题,心理咨询行业也是派别林立。
最需要接受治疗的
其实是心理咨询师自己
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心理咨询师,要么是那种可以催眠、疏导、帮你解决一切问题且充满无穷力量的正义形象,要么是那种喜欢掌控人的阴暗和邪恶变态狂。
但实际上,心理咨询只是一个行业,心理咨询师首先是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坚强和柔弱的普通人。
赵旭东老师在《我的心理治疗之路》开篇中就讲道:“正人者先正己,助人者先自助。身为心理健康工作者,我们要有办法帮助自己,把自己当做需要经常修理、补充和保健的对象。”
心理咨询师只有接住这些负能量并进行转化,才有可能对患者进行疗愈。
但是,每个人对负能量的容纳都是有限的,心理再强大的咨询师,也要定期将这种负能量进行释放。
邹政老师在书中讲了一个比较现实的案例。
无论多么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都需要定期接受督导,不一定非要找更高水平的,也可以是自己的同辈或者集体督导。
最需要接受治疗的是心理咨询师自己,这是我们平时爱说的玩笑,却是行业的重要规则。
所以,不管你是想成为心理咨询师,还是喜欢做别人的思想工作,都要时常洗涤和净化自己的心理。
当然,即使你并不拥有专业的督导师,也可以通过阅读、观影等途径时常来整理自己。特别是观影,不仅是情绪释放的过程,也是照见自己真实需求、疗愈难言心伤的过程,所谓观影疗心,一点也不假。
图片
心理咨询师根本无法帮你解决问题
我们会觉得所谓心理咨询,无非是患者提出问题,咨询师给出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外行人这么认为,就连一些刚入行的咨询师也会觉得如此。
但实际上,心理咨询师是没有办法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因为每个患者来访的原因都不一样:
我们对事物的反应通常有三个步骤,先是客观事实发生,然后对这件事情做出评价,最后做出情绪反应。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物的评价,找到更好的自己。
心理咨询的过程其实就是要帮助患者重新找到自我,不管是书中刘天君老师自创的移空技术,还是张海音老师提到的森田疗法,或者是被更多老师提到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荣格的移情炼金法,其本质都是在帮助患者找到自我。
只有当患者有了自我,有了寻找方向,才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就如在无数影视作品中,我们都会看到大夫对病人的家属说:“我已经尽力,剩下的只能靠病人自己了。”
在古龙的经典著作《多情剑客无情剑》中,阿飞多次被林仙儿背叛,尽管他亲眼目睹了林仙儿的各种丑态,并被当面羞辱,但只要林仙儿说上几句花言巧语,阿飞就会再次毅然决然地回到她身边。无论李寻欢怎样费劲办法都没有用,阿飞就像着了魔一样。最后让阿飞走出林仙儿阴影的只有5个字——突然想通了。
心理咨询师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让你“突然想通”,才是他们工作的意义。
图片
派别林立、鱼龙混杂的心理治疗行业
对心理学有少许了解的人,提到心理咨询或许能隐约想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或者是弗兰克的意义疗法。
当然,更多的人会一脸蒙圈地问:心理咨询不就是心理咨询吗,怎么还有那么多区分?
不但有区分,甚至可以说是派别林立。
不过,这种迅速发展和派别复杂的情况,也给心理咨询领域带来了一些乱象。
这是刚入行或者准备入行的心理师需要注意的,真正有生命力的还是那些大家广泛认可的主流疗法。
总体而言,相对于身体上的疾病,我们对心理疾病的研究仍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
而心理咨询/治疗不同派别的发展,正好可以让这个行业充满活力,培养越来越多的有胜任力的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