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杨绛传
标签:
21天习惯养成九中心语会朋辈互助共同成长幸福教育校园文化自助助人快乐成长 |
分类: 学习生命教育 |

1997年女儿钱瑗去世,1998年爱人钱钟书钱老逝世。不到两年光阴,送走两位至亲。
杨绛先生将无尽的思念与泪水化作文字,著成《我们仨》,一家三口在回忆里相聚。
一本书,道尽了人生真谛。
经历种种苦难,先生的文字里却从来没有悲天悯人,没有支离破碎。
先生的文字韵致淡雅,独具一格。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追求。
一、关于离别
1. 先生的内心是柔软的
杨绛先生将钱老生病住院喻作“走上古驿道”,将病房喻作“船”,在船上一天天漂移,钱老的病也愈来愈重,渐渐走向人生终点。
钱钟书住院共计1600余天,先生说:
2. 先生的内心又是坚硬的
失去挚爱的阿圆,痛不可忍,也要坚强地捡起掉落的心,重新塞回胸腔里。
二、关于婚姻
1. 先生是传统的
杨绛先生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包括修理家里的各种用品。
生女儿住院期间,钱老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做坏事了”意思就是家里又有什么东西碰坏了,杨绛先生每次都是温柔的答一句“不要紧,我会修”。
先生将日常小事都看作冒险,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日子都变得有趣起来。
先生穷尽一生力保钱钟书先生骨子里那一份天真。
2. 先生又是独立的
我如果爱你,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三、关于处事
杨绛先生非常喜欢自己翻译的这句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因为这也是她内心的写照。
“文化大革命”中钱老被别人背后扎刀,被人诬陷。先生忧虑钱老与世无争,还不免遭人记恨。钱老却安慰说:“不要愁,他也未必能随心”。
先生说: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四、关于爱国
从来不唱爱国调。
只是安分守己、奉公守法的良民,普普通通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只是心甘情愿接受政府安排的一切工作,不管自己内心是否喜欢;
只是不论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读书和工作;
只是称那一腔爱国之心是他们最基本的感情。
不唱爱国调,却早已将爱国情怀烙入骨髓。
后一篇:心理辅导——团体的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