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10天(每天详细安排)——4

标签:
21天习惯养成九中心语会朋辈互助共同成长幸福教育校园文化自助助人快乐成长 |
分类: 专家讲堂 |

6月6日距离高考1天考前大检查
考生在6月6日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做好考前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的大检查,以良好的心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充满信心迎接明天的考试。
起床要与平时起床时间一样,比平时起床早或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有可能打破经过调整已形成的稳定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中午1时至2时睡午觉,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
到了6日晚上,与平时一样的时间睡觉,切记不要过早睡觉,睡不着,反而影响情绪。如果这时按时睡觉也睡不着,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明天的考试有多大影响。
早、中、晚三餐的时间要与平时时间一样,吃的东西也要和平时一样为好。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加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丢开所有复习资料,停止复习,轻松愉快地休息一天,调整一下因长期复习而一直紧张的神经。
另外,检查6月5日所做好的物质准备,晚上注意听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雨具、防晒工具的准备。最好不与家长谈论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这里家长也要注意切忌因小事与考生发生冲突;不与同学讨论难题、偏题,否则可能引起信心不足。
1、自我分析法。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均有认识自己与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自我分析可以促进自己解决问题。要做到自我分析,个人要首先接受自己正处于一定的困境中,然后分析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将它们逐一列举出来,然后寻求应对策略,或改正或避免或转换或调整目标,使之与自己能力相适应。比如在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就应量力而行,不能盲目的追求一些热门名牌,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2、认知矫正法。即自己对于不可控制的一些心理问题及有关产生问题的情境进行重新定位。第一、检查自己的担忧:要求写出自己有关的担忧,将担忧各项目按大小程度排列;第二、对担忧进行合理性分析:分析自己所担忧的事项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找出认识上的错误;第三、与担忧辩论:要求针对担忧的不合理处,用事实、事理予以驳斥,并对不合理的担忧作“危害分析”;最后,得出合理的反应。在认知矫正的过程中,可以求助自己的朋友、老师、家长共同对自己的担忧进行分析。
3、体验成功法。因为很多心理问题是由于自己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失败或学习效果不佳或学习压力大等原因引起紧张后,进一步扩散影响到新的学习、考试、情绪等,使自己面对问题信心不足而引发的。因此可以树立信心加以减少或消除这些问题,那如何树立信心呢?
信心的来源之一是有成功的体验。回想自己以往所有成功的事情,体验当时成功的欢乐,相信自己以前做得到现在经过努力同样做得到,一切不如意是暂时的。另外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有能力做好的事情,然后体验现实性成功,并给予自己以肯定性言语如“我做得很好”、“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要我努力便能取得成功”等强化此成功,从而对自己评价增高,重获自信。
高考来临之时,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父母老师的期盼,每个毕业生都在忙碌着,但是在他们忙碌的背后,却有很多无奈与无助。学习上,有的同学感到没有动力,紧张不起来;有的看到别人在认真看书自己就莫名的紧张;模拟考前觉得不紧张但晚上却失眠;考后没考好本不怎么在乎,但就是时时想着,放不下。人际关系上,感到人际紧张、孤立无援。性格上,自己好象变了很多,不再活跃开朗,而是压抑、抑郁、烦躁。行为上,有时觉得事很多,有时觉得无事可做;埋头苦干,但又好像没有多大的成就;且多了以前没有的一些坏习惯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是同学们进入高考复习最后阶段后身心各方面发生了变化,加上学习、社会期望的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产生。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在高考前调节好自己呢?调整身体,达到良好状态
1.作息规律、紧张有序。
考前一定要使生活规律化,每天吃饭、看书、休息时间有规律,不能因为时间紧,把时间全集中到学习上,甚至常常开夜车。另外在临近高考前一个月时间内,除了特殊时间,作息时间要与高考时的作息时间大致相同(关键心理上要认同),以调整好生物钟。
2.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与一个人智力、情绪的优劣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睡眠使人精神充足、情绪稳定、快乐,思维敏捷,睡眠不足使思维也阻滞不通影响自己的复习效率,乃至影响自己的情绪。因此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一般而言,中学生要保证中午晚上的睡眠时间加起来在8个小时左右,是否多于或少于8小时要以不影响自己的情绪、思维为标准。
3.定期适度的锻炼。
随着学习任务的日渐繁重,多数高三同学都很少进行体育锻炼。但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坐姿会使人腹腔、盆腔充血,大脑等部位血流量则相对减少,血液中的含氧量也会下降,易引起精神不振,思维不畅等。那么如何解决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呢?同学们应每天早上或下午参加一定程度的活动、如散步、慢跑等,每周利用周六或周日做两三小时运动量稍大的活动,如打一两场篮球、乒乓球等。这样就可以保证有较旺盛的精力。
4.保证营养。
人体最可能缺的是维生素A、C和钙,其次是维生素B1和铁,因此要多食含有这些成分的东西如肉或鱼、蛋、番茄、牛奶、馒头及豆浆等。美国营养学家摩根博士认为,含有大量卵磷脂的饮食,如花生、大豆、麦芽等,会提高人的记忆能力。在高考前应补充这些食物,但应该注意适量,须知“物极必反”。
我一直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会在前一天晚上的时候,我会具体地写下来第二天我的一个总的一个作息时间计划表: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然后这都是有很详细很详细的计划的,我觉得这对我的帮助特别特别大。因为怎么说,虽然我当时很多时候都不能完全按照那个计划表来走,但是有计划的话你就会有一种紧迫感,我今天晚了五分钟,那我要把这五分钟从后面的学习中补回来。为了保证在高考的时候能够达到最好的状态,我在高考前三天就每天完全按照着高考那两天的作息时间进行作息。也就是说高考那一天我几点起来我之前就几点起来,然后在考试的那个时间我就找一套本科目的模拟试卷,按照高考的那样一种方式和那种感觉全部做一遍,这样的话到高考那两天就基本上已经完全进入那个精神状态和作息时间的最好境界了。不太赞成就是熬夜,开夜车的做法。因为我觉得其实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得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你花费你晚上的时间去做你自己的事情,然后导致第二天肯定会精神不集中或者会磕睡,然后我觉得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尤其在最后一个月内你要把你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你高考的那个阶段,因为高考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左右,然后下午三点开始到五点,所以我一般都是尽量让自己兴奋的时间是在那个时间段,然后在那个时间段我会强迫自己去就是尽量打起精神,然后让自己习惯这种生活的状态。
6月6日
上午看点书,但时间别太长
下午看考场,去座位上坐坐
6月6日是考前的最后一天。早晨还是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上午可以看书学习,但时间不要太长。下午记得去看考场哦!进入考场后不要马上离开,最好在座位上坐一会儿,感受一下桌椅的舒适程度,望一望窗外风景,找找感觉。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可以减少我们的紧张程度。晚上关注一下近两天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及时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一天一般都领到准考证了。准考证拿到后,仔细核对一下信息是否有误。准考证一定要妥善保管,为避免遗失或考前忘带准考证带来的麻烦,建议大家将准考证交到班主任处统一保管。
晚上最好别看书,可以适当放松一下,听些笑话或看些喜剧片。临睡前要整理好明天考试需要的工具和证件,工具要尽量用自己熟悉的物品。
6月7日不要人为制造紧张失眠不会影响状态
上午:这是高考的第一天,起床后不要再看书,也不要匆匆忙忙地吃早饭,免得人为制造紧张气氛。最好能提前半小时到考场,这样到了考场还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镇定下来,做好考试的准备。
如果你前一晚没睡好,也不必担心。实际上当面临高考这样的大事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自然会处于一种应急状态,此时身体的各种资源都会被调动起来。这时你的大脑细胞会非常兴奋,注意力将专注于考试,失眠对你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第一天考试如果紧张,你可以用深呼吸的方法放松心态。做法是:闭眼,将气深深吸人,然后慢慢呼出,反复几次,马上就能缓解紧张情绪。另外,淡化分数意识,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也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
考完后最好马上离开考场,如果有同学来问你,只可以简单交流一下考题的难度,千万不要去对答案,以免患得患失,影响随后考试的心情。考完一门科目即使感觉自己没考好也并不等于全盘皆输,学会暂时“忘却”和“放弃”,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后面的努力发挥弥补前面的损失。
下午:午饭后一定要小憩一会,30~40分钟就可以了,睡久了下午反而会没有精神。睡不着也要躺着休息,让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其效果和睡眠是相似的。下午考数学,除了上午的工具要带上以外,还不要忘了带圆规、三角板哦!
数学是高考中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的科目,大家要力争做到会做的题目不丢分。看似简单的题目千万不要轻敌,把已知条件和求解问题弄清楚,看看出题人是否有什么“圈套”。
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认真思考后仍觉得棘手,应该“绕过拦路虎”,把时间用在能拿分的题上。其它题做完后,对难题再“杀回马枪”。
晚上:吃过饭后可以散散步,让自己轻松一下,不要再去想今天考试的科目。睡觉之前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用热水淋浴,缓解疲劳。一般来说,有了这一天的经历之后,大家的紧张程度会比前一天有所降低,应该睡得更好。
6月8日上午300分攻坚战下午外语“拉分”战
上午:这天的文/理科综合考试,分值达300分,是高考的一场攻坚战。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学科,除了仍然要仔细审题、不可忽视关键信息等基本要求之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些细节:如书写要清晰可辨,尤其是阿拉伯数字、符号和公式的书写,否则容易引起歧义,导致误判;能采用文字和图示相结合方式答题的就尽量采用,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能更好地说明问题;答案中的数据要有单位,公式里的符号字母要符合要求。
下午:外语是“拉分”的科目,正因为如此,大家的心理压力也大。
在最后一科考试中常常出现两种心态:一是自己感觉前面几科考得好而沾沾自喜,导致做起题来粗心大意,犯一些本不该犯的错误;另一种是感觉前面几科考得不好而灰心丧气,觉得自己这科考得再好也于事无补了。这时候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别开玩笑了!我怎么知道考得好还是不好?在最后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一定要排除杂念,善始善终,攻下最后一个堡垒,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