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新生入学季,幼儿园的小朋友从学前班进入了小学,小学的同学升到了初中,初中到了高中,还有要离开家到外地去上大、中、专学校的许多孩子们,都到了新的环境里,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有些孩子能够很快认识新同学,交到新朋友,可是有些孩子就不那么容易。
身为学校里的教师,如果能够有意识的组织活动,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在活动中,帮助同学相互认识,将有效帮助到孩子们认识新同学,近快适应新环境。
下面将我在新生到校后,第一次上《心理健康》课的教案提供给大家,这节课的内容,也适合班主任教师在上班会课时采用,帮助班里的同学相互认识,较快适应新学校的生活。
《心理健康》教案:
第一课: 相 见 欢
【课题】相见欢
【课时】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本课将采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积极性,突破内心的恐惧,打破人际隔阂,帮助新同学相互认识,启发学生的自我表达与认识他人、参与集体的意识,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每一个同学都能被其他同学关注到,也能关注到其他的同学,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构建起一个班集体,使每一个新同学都有归属感与主人感。为新生较快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与学习,在心理上给予突破与适应的训练。
本节课适合新生刚入校第一次《心理健康》课程。
【重点难点】
重点:在心理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表达自我及与他人交往、参与集体的积极性,突破内心的恐惧,发展学生积极勇敢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学习与他人交往,能较快适应新环境。
难点:帮助学生突破面对陌生人时,内心的恐惧造成的被动与退缩。激励他们由旁观到参与。
【教学方法】
讲授法、体验法、讨论分享总结法。
【教学场地】
教室与操场。
【教学过程】
项目
|
活动
|
目的
|
时间
|
器材
|
暖身活动
|
做手操
|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3分钟
|
|
短讲
|
用简洁的陈述
|
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介绍第一课的目标。
|
7分钟
|
|
主题活动
|
户外游戏
|
激发学生的积极交往行动
|
20分钟
|
运动场
|
分组讨论活动
|
建立小组,自我介绍,协商规则,完成小组练习。
|
15分钟
|
|
户外活动结束,中间稍休息,回到教室里
|
小组汇报
|
各小组分别登台做成员介绍。
|
20分钟
|
|
分享与
回馈
|
自由发言
|
鼓励自我表达,训练勇于说出内心感受展示自我的能力。
|
10分钟
|
|
团体时间
|
订立心理课规则,选举课程的课代表。
|
10分钟
|
|
统整与作业交代
|
课程总结,布置作业
|
5分钟
|
|
备注
|
|
【课程流程】
一. 暖身活动(3分钟)
1. 作法:
(1) 预备:
请同学们将两脚平放在地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平行关注呼吸。面部表情放松,面带微笑。伸出两手,两手心相对举起。
(2)教师先做示范,说出口令“做早操嘿,做早操嘿,大家一起做早操。”动作为握拳与伸开两个动作交替,其中“大家一起做早操”一句左右手分别握拳。
(3)带领学生一起做。
2. 目的:
通过调整呼吸与身体的动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学生的身心状态,使之从课前嘈杂的情绪状态中平静下来,用暖身活动营造良好温暖安全的课堂气氛,为上课做好准备。
二. 短讲:(7分钟)
1. 致欢迎词,简短介绍《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与目的:
健康的心理能让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帮助我们了解、认识、调适和充实自己,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必需的心理援助,使我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健康的心理,将使我们的胸襟更开阔,心灵更宁静;健康的心理,便我们的青春更精彩,生活更自信;健康的心理,帮助我们活出生命的绚丽与人生的辉煌!
2. 提出《相见欢》一课的要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上课,让我们先从游戏活动开始,请大家在过程中抱着勇敢真诚、互相尊重,积极主动的心态,全身心的参与整个活动。
三. 主题活动:(35分钟)
(一)粘粘糕(20分钟)
1. 游戏目的:
通过奔跑、拉人结伙、调整等游戏环节,创造轻松友善安全的环境氛围,帮助学生突破内心的恐惧,提高行动的主动性与敏捷度。从而促进与他人的连接,调动参与集体的主动性。
(在新生刚进入学校时,一是对学校环境不熟习,二是同学之间互不相识,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被动,不善于交往。通过游戏,帮助学生突破内心的羞涩与恐惧,通过肢体的接触达到同学间人际的轻松与友善感。)
2. 游戏做法说明:
(1). 选择宽敞的地点(篮球场或排球场均可),先带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
(在做此一动作时,学生会表现出男生与男生拉在一起,女生和女生拉在一起,男女生之间有些扭捏,不愿意拉在一起,需要教师给予温和耐心的引导。)
(2). 告知学生游戏的方法与规则,请同学们一起边转圈边说“粘呀粘呀粘粘(nian)糕,N个”,(N是2—10之间的一个数)当老师具体说几时,同学们就几个人“粘”在一起(手拉手或抱在一起)。如果有人落单没有粘上,或者是人数不够的组,人数超过的组的同学,要感觉你内心的感受。并且总结经验。
(3). 在做活动时,带领者可以移动地点,要求学生每次换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地点“粘”在一起。
(4).
注意观察,在几轮之后,看到所有学生都积极跑动,行动迅速,无论说到几个,都能反应敏捷,快速抱团,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被“粘”的体验, 胆小的同学也主动跑动积极拉人之后,就算达到活动的目标。
(5).根据学生人数,分设6—8人组。
(二). 室内小组活动(15分钟)
1. 记住小组成员:
学生经过户外的游戏活动后,情绪比较兴奋,回到教室后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从一个人开始介始自己的名字,旁边人重复后,再开始介绍自己。
2. 完成小组任务
小组内,同学们互相讨论,选出小组长,为小组起名,编一句口号,设计出来一个造型。
(三)小组汇报(1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请周学们上台做成员介绍、宣布组名、摆造型、喊出口号、其它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四.分享与回馈:
待所有小组展示完后,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将自己看到的与感受到的分享出来。对自己和同学的表现给予反馈。
五. 团体时间:
1.
肯定同学们的表现,进一步阐明《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学会与人相处,明确告诉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不会因为对问题做了错误的回答表现而受到批评,每一次回答问题、参与活动都是一次学习、了解、锻练提高自己的机会,希望大家存好心、说好话。我们共同创造安全友善温暖的课堂氛围。
2. 在课程中学会与同学合作,养成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主动表达的习惯。3.
提出《心理健康》课程的纪律要求,如:不迟到早退,上课时关闭手机,按时完成作业等。
六.统整与作业交代
1
.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标明在这一节课中发现的同学的优点。对于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2.布置当天的作业
(1) 写出今天在上课时,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受到的启发。
(2)阅读《心理健康》教科书上第一课的内容,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相关心理知识。
附录:
课程活动照片选:
这是在做小组的展示
这是另一项团体心理游戏,为盲人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