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虽有嘉肴》教案与反思

(2014-06-07 21:32:17)
标签:

佛学

分类: 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交流法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学记》的有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嘉(jiā)肴(yáo  自强(qiǎng  兑( yuè  )命   学( xiào )学半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即使)    旨(甘美)    至道 (最好的道理)     善(好处)

 困(不通 理解不了)         是故(所以)  自强(自我勉励) 

 自反(自我反省)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礼记》简介: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并及时巩固。

四、当堂检测(解释加粗字,并翻译全句,每生一句)

1、虽有嘉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6、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其 此之谓也

五、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教学相长。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

先从“嘉肴”、“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在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从《兌命》“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

六、熟读成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虽有嘉肴》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一开头就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完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半功倍。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

所以,这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自由朗读,并且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和朗读节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朗读,直至背诵。我让学生开展背诵竞赛,学生踊跃参加,课堂气氛很好。接着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我呢,把重点字词和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争相回答。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这一环节也完成得很好。最后让学生讨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自己的理解。课后整理并把它写在随笔本上。

总之,我个人对这节课的教与学比较满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