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钠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    陈俊良--49

(2014-06-13 23:20:50)

《钠的化合物》

课题

钠的化合物

课时

1课时

1钠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钠的知识并为碱金属、卤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碳酸钠和碳酸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这节内容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知识目标: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推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学习法。

德育目标:通过阅读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钠的反应

教具

过氧化钠固体,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盐酸溶液,蒸馏水,棉花,胶头滴管,CAI课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的过程)等。

 

教法

 

A、启发式教学法、讲述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B、采用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策略;

C、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学法

 

A、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展自主学习,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等;

B、学会运用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推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物质,为钠的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层次

教  学  程  序

设计意图

 

做个小魔术(水能生火)
目的:体验“水能生火”的不同感觉

改动: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实验2-6

实验步骤:

1、用棉花包住约0.2克过氧化钠粉末(不要包紧,棉花团应呈疏松状),放在石棉网上;

2、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引出“钠的化合物”一节,并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基调。

 

过渡引入

一团棉花滴上水,当然不会燃烧。为什么包有过氧化钠后滴水就能起火呢?如果我们要研究起火的原因,应从哪里入手?

教 学 程 

 

 

 

 

 

教师活动:引导

①、确定研究对象---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

、设计研究方案---主要验证什么?(是否放热)

具体方案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实验2-5】学生实验: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补充实验:①用手触摸试管底部感觉温度的变化.

②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酚酞试液是否变化?

实验结论:

A.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

B.有氧气产生 反应放热

C.有碱生成,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

反应原理: 2Na2O2+2H2O=4NaOH+O2

讨论: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为什么?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离子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

过渡: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能否使棉花燃烧?

2、【补充实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然后学生实验:吹气使棉花燃烧。

教师指导:明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教师评价:两者不同之处是吹气实验未排除水的影响。

反应原理2Na2O22CO22Na2CO3O2

讨论:③、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化合价如何变化?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

④、过氧化钠极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室

如何保存过氧化钠呢?生活中过氧化钠有什么用途?

讲解:过氧化钠的保存和用途.

比较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性质

物质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色态

 

 

类别

 

 

与水的反应

 

 

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转变关系

 

 

用途

 

 

 

 

通过解释小魔术发生的原因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紧张而又不失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领会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的同时,又掌握了新知识。 

 

 

 

 

 

 

 

 

 

 

 

 

学生动手亲自参与实验,体验快乐;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和追问,突破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渡:初中我们学过,浓硫酸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残留在皮肤深处的酸可用对皮肤无刺激性的碳酸氢钠药膏涂抹。今天我们要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作全面的介绍。

1、【实验2-7】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快慢的比较

 教师指导:明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剧烈反应,但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更剧烈。

讨论1: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讨论2:为什么碳酸钠与酸反应更慢?从微观上如何解释?

〔多媒体动画〕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的过程

【实验2-8】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稳定性比较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明确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碳酸钠受热没有变化,碳酸氢钠受热放出了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两个实验分开来做,现象不明显,能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展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学生评价其好处。

学生阅读教材P32P33内容后,完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色态

 

 

溶解性

 

 

与酸反应

 

 

稳定性

 

 

用途

 

 

讨论1:如何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

讨论2:如何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

讨论3:如何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

 

 

使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问题形影相随,为教学的良好延伸奠定了基础。

 

 

 

形象、生动的课件,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课堂

练习

为及时巩固知识和反馈教学效果,设计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包括两个高考题)。

这样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也让学生提前体验高考

阅读

介绍“侯氏制碱法”发现的历史背景以及它所起的作用等

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和爱国教育

要求学生利用简炼、清晰的语言,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归纳和小结。

既使知识系统化,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

家庭小实验:用实验证明发酵粉加水或加热都能产生CO2

 

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钠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 <wbr> <wbr> <wbr> <wbr>陈俊良--49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一、 过氧化钠

淡黄色固体

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

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二、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与酸反应:碳酸钠    CO322HCO2↑+H2O

《钠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 <wbr> <wbr> <wbr> <wbr>陈俊良--49碳酸氢钠  HCO3HCO2↑+H2O

《钠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 <wbr> <wbr> <wbr> <wbr>陈俊良--49《钠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 <wbr> <wbr> <wbr> <wbr>陈俊良--49稳定性比较   2NaHCO3     Na2CO3CO2↑+H2O

 

 

 

规范、工整和美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