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未来的化学教师
未来的化学教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5
  • 关注人气: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钠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吴靖   47号

(2014-06-13 22:22:55)
标签:

教育

                        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Na2O2Na2CO3NaHCO3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Na2O2Na2CO3NaHCO3课堂实验的探究,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Na2CO3NaHCO3的对比学习,掌握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

3情态与价值:在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过氧化钠的性质

               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物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很少,这样学生对过氧化钠的性质就不易理解和掌握,所以过氧化钠的性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 

   教法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采用合作探究的模式来设计本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本节采用实验引导探究法,使学生更易感知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启发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去探索隐藏在实验表象背后的实质,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学法  学生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在亲自实践中,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教师的启发诱导,来认识对它们来说是未知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补充实验“吹气生火”,请一位学生对着蘸有NO的脱脂棉轻轻地吹口气,脱脂棉剧烈燃烧。

提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过氧化钠

讲述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水、灭火器

 

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参与实验,对着脱脂棉吹气。

惊奇、议论

 

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实验回答设疑,增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提起学生学习兴趣

讲述我们在初中已学过NaClNaOH,这节课我们来重点学习NaONaCONaHCO。首先我们来学习NaO的性质。

板书一、过氧化钠

提问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O可与HOCO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倾听、回忆

回答:放热、生成氧气

通过旧知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演示实验把水滴入盛有NaO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讲述】可见,NaO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O

提问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归纳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

上来板书化学反应方程式:

NaO+2HO=NaOHO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渡NaOCO反应时也生成了O(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同时生成了NaCO3

 

【投影】思考题1.呼吸面具中常用NaO做供氧剂,说明理由2.NaO应怎样保存?

板书】过氧化物;做供氧剂密闭保存

用双线桥法分析Na2O2CO2反应 

NaO和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NaO在空气中易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所以应密闭保存。

 

 

再次复习氧化还原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叙述能力

过渡同样是由钠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O,却有着与NaO不同的性质。

板书二、氧化钠

讲述NaO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也能与HO、与CO反应,分别生成NaOHNaCO3

板书NaOHO====2NaOH

       NaOCO====NaCO3

【投影】比较NaONaO的性质

 

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并积极参与思考

 

 

 

 

学生回答填写表格

 

 

复习碱性氧化物的有关知识

 

 

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

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蒸馒头要用发酵粉,大家知道发酵粉中含有哪些成分吗?

展示固体NaCONaHCO

讲述这就是发酵粉中所含的两种物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性质。

板书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指导请大家阅读课本上有关内容,总结出NaCONaHCO的物理性质。

【投影】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讨论NaCONaCO·10HO是否为同一物质?

讲述NaCONaCO·10HO是两种不同的纯净物,NaCO·10HO在空气中易发生风化而变成粉末。

提问检验某一种物质中是否含有CO32- ,用什么试剂?根据什么现象判断?
讲述从初中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NaCO中滴稀HCl,会有CO气体产生,那么,在 NaHCO中滴入稀盐酸,现象又如何呢?

演示实验NaHCO中加入盐酸

设问NaCONaHCO的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现象是否一样呢?

演示实验

 

    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思考、回答

阅读课本,填写表格中的前四项

 

 

 

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

 

 

 

回答:用稀HCl,看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放出来。

完成表中内容

完成表中内

 

引导学生接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际应用

 

 

 

培养自学能力,并学会总结,将知识及时总结成规律,便于识记。

 

 

 

 

 

 

唤醒学生的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过渡NaCONaHCO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

演示实验同时加热NaCONaHCO

结论NaHCO加热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气体。而NaCO加热无明显现象,鉴别NaCONaHCO固体时,我们也可用上述方法

过渡NaCONaHCO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请大家从课本中找出 NaCONaHCO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内容。

 

 

 

 

与学生一同完成

 

 

完成表中内

 

 

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讨论如何鉴别NaCONaHCONaCl?

评价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作出评价

【随堂练习】: 见表后

学生讨论回答

 

当堂解题

将所学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有助于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巩固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NaO2NaCONaHCO三种化合物,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用途也各有千秋。

 

回忆倾听、领悟

将知识转化为规律,便于识记

五、板书设计

                        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NaONaO                          3、热稳定性

      1、与水反应                               4、与酸反应的速率

      2、与CO2反应                          三、N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钠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吴靖 <wbr> <wbr> <wbr>47号        3、与酸反应

  二、Na2CO3NaHCO                    Na      Na2      NaOH       Na2CO     

          1、颜色和状态                      

      2、碱性                                                               

                                                   Na2O                NaHCO3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大了课堂容量。通过验

探究和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较容易的理解并掌握住了Na2O2Na2ONa2CO3NaHCO3

过,对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刻,同时,与此有关的相关计算掌

握得也不太好,下节课将增加一节钠的化合物的计算小专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