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乡的童年——芬兰篇》教育观后感之为生活而学习

(2020-07-29 09:07:31)
标签:

教育

分类: 悦读心得

辽河幼儿园   杨柳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感受到同样的焦虑。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怎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怎样用网络教育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平衡?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作一个深刻思考。

 印象最深刻的是芬兰,用几个词或一段话来概括芬兰的儿童教育的特点,应该是:没有竞争,平等、每个人都是为了成为独特的自己。

芬兰的孩子公认成绩好、创意强,快快乐乐零压力。号称“教育最强国”。他们到底强在哪些方面?

1.跨学科的现象教育课、开课音乐中嬉戏舞蹈(学校可以播放各自音乐,古典、饶舌、民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用ipad来辅助,可以坐着或爬在地上安静地看书,孩子们非常自由。

2.制作面具,什么样动物的脸型适合在芬兰漫长的冬季里面生活?引导孩子去思考,能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知识,然后又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没有围墙的课堂,形式多样,很多课程都可以在森林里教学,孩子会被带到森林里去寻找色卡上的颜色,去寻找不同植物的气味,按照形容词去寻找具体的东西,如可爱的东西、恶心的东西,去触摸恶心的东西,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让孩子学会爱惜,保护自然。

4.芬兰对孩子投入很多,每个即将出生的孩子都能得到一个“百宝箱”。芬兰家庭无论贫富,每个孩子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样的,没有专门给有钱人的贵族学校,有贫富差距的地区但教育资源都是一样的。老师不知道孩子的家长是做什么的,收入多少完全不了解,这些体制尽量在保证老师对待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

5.学生们三、四年级都没有考试,学校教学尽量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唯一的评估标准,不是看学生在学科中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如何自己学习,如何搭档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如何学习?在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在芬兰特别重要的教育观点是积极教育,从不说孩子不擅长什么,只用去发现孩子擅长什么。

6.学校鼓励一种完全的平等,大家都是一样的好,没有谁是最好的。在芬兰问哪里是最好的学校,答案就是离家最近的学校。

7.学校教育重视每个个体,把个体培养成材,成为独特的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是终身学习者,为了你的生活而学习

   很新奇的教育方式,对不?这就是芬兰教育。芬兰,一个国土面积约为33.8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多万的北欧国家,却是世界“教育最强国”。

    芬兰森林多,他们在森林里什么都学,前一节课学的是数学,这节是认识大自然。孩子在大自然中,不是泛泛地呼吸新鲜空气,不是用绿色养眼,更不是满林子乱跑,而是在老师的带动下,有目的地调动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具体地去观察、倾听、触摸、感受,通过感官的接触,对大自然形成亲切直观的认识。

 利用森林教学只是芬兰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芬兰还有一个引起世界关注的著名教学法,叫“现象教学法”。所谓“现象教学”,指的是事先确定一些主题,然后围绕这些主题,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现象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连接与转化所需要的构建力与思考力,它培养的是可以更好应对动态现实问题的人。比如通过雪地徒步、冰钓、探索北极圈,进行气候和生态现象方面知识的研究与学习;给孩子虚拟货币,让他们设计一个包括交通、食宿、考察所到国家地理风貌及人文社会景观的旅行方案等等。显然,这其中涉及历史、地理、数学、经济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寓教于乐,使孩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现象教学法”的核心是在活动中打破学科界限,跨学科学习。当然,这并不排除传统教育如数学、历史、美术、音乐等科目的开设。

 我们这里并不探讨学校课堂的教学方法。在我们国家,学校出于安全、升学等因素的考虑,主要以课堂教授书本知识为主。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开放性来补充学校教育的相对封闭性。

 芬兰老师利用森林为孩子拓展视野、与外界建立联系,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一切物品为孩子建立联系,比如,城市或乡村的颜色、形状、气味,以及喜欢的、厌恶的、可爱的、丰满的、害羞的、活泼的、笑呵呵的、乱糟糟的、冷艳的、热闹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带孩子旅游,跟孩子一起打开地图,策划路线和景点,订火车票和酒店,研究天气,准备出行的衣服及用具,研究景点的自然人文景观;跟孩子模拟家居装潢,设计空间布置、选择色彩、购置建材、计算尺寸等等;引导孩子利用玩具,化妆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学习历史、戏剧、文学等知识;设置场景,假设自己在某个岛屿空降,那里又没有人烟,该怎样生存。

 学校课堂资源是有限的,家庭教育却可以无限开发。就看父母肯不肯拿出时间、精力、热情、创意为孩子设计,帮助孩子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产生联系,为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社会需要多样化人才,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课堂远远不够,充分利用和创造家庭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带孩子成长,才能使孩子进步得更快、知识更全面,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生存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