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神话故事的教学

(2013-04-26 19:22:52)
标签:

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教育

分类: 教研

浅谈神话故事的教学

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洪俊

    神话就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神话都有离奇的情节,大胆、夸张的想象,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产生、日月星辰的存在以及山川地形、自然天体等作出解释。它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古代神话不仅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相当优美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神话故事虽然不多,但神话就像青草地上璀璨的明珠一样吸引着天真的孩童,研究神话故事的教学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神话的教学内容应包括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奇特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表达方式等。我们认为:神话类语文课堂既要上出神话文体的特点,又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寻求两者的完美结合,上出“神话与语文味”。那如何做到呢?这正是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想努力探求的。下面结合今天的两节课,谈谈神话故事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凸显神奇,抓住特点。

    神话给学生提供了梦想的众多形式,在儿童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万物也都和他们一样,是具有生命的。所有神话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居所。神话的一大特点,就是想象丰富。因为丰富的想象,神话才那么吸引人。

   如:金睿老师的《女娲补天》让学生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成为文本教学的重点之一。揭示课题时,金老师告诉孩子们,在神话故事中有神奇的人,会发生神奇的事,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让孩子们一下子就感觉到了浓浓的神话味。在学习文章重点段落女娲补天“炼石”的具体描述“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金老师让学生找动词,再试着做做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引导学生从语句体会中、从动词的运用中领悟神话故事的特点——想象合理奇妙,语言表达虚化夸张。

由此可见,神话故事要细读的并非那些描写优美的句段,而是具有神话特点的词句,这些虚化夸张的语言,和神话神奇的夸张与想象的特点相吻合,是最值得细读的。

二、把握故事性,发展语言能力。

    故事性强是神话故事文本的另一个特点,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断章取义,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可读性。我们认为讲故事或者复述课文是教学神话故事最好的策略。今天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复述课文的练习。还是以《女娲补天》为例,在初读课文时,金老师让孩子们把这个神奇的故事简要而完整地说一说,帮助孩子们理一理“女娲补天”的整个过程。在课文教学的最后,让学生讲述“找石——炼石——补天”的故事,这样学生整体了解了故事内容,感悟了神话故事发展的神奇合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感受人物形象,渗透价值观教育。

    神话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真理的追求,诠释着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这些主题蕴含在故事里,体现在人物形象上。因此准确解读神话人物形象是又一重要教学内容,它可以促进学生体悟人类永恒的重大话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女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的斗争中用“想象”创造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祖先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力量的化身,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今天的教学中,金老师引领学生通过“补天”的神奇体会到女娲身上的神性,同时通过补天过程的不容易,体会到她的人性,让学生们既看到了她变化无穷的神力和高超的智慧,也看到了她富有情感,富有爱心的母亲形象,真切地感受人物形象的丰满。

    希腊神话《普多米修斯》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高老师在今天的教学中反复出示了课文第五段落:“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是我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让孩子们找出他承受的“各种痛苦”后,再来读读这段话,还让孩子们写一写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的话。通过这些学习,普多米修斯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甘愿为人类献身的英雄形象牢牢地树立在孩子们的心中了。

四、创编神话,鼓励想象

    神话是儿童的,儿童是神话的。儿童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梦想给了儿童诗意,也给了他们自由,儿童会以神话为主体材料进入他们自由的想象王国。在大量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对神话感兴趣、在阅读中走在前列的学生,还可以对他们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让他们通过追问,运用想象,自主创编新的神话故事,点亮他们童年的神话。

    在教学《女娲补天》“找石”这一段课文中,金老师让学生发挥想象,女娲可能到哪些地方去寻找过最难找的纯青石?是怎样找的?照着样子也用表示动作的词句,将女娲找石的不容易表达得更具体。从今天学生的反馈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一个学生写道:                                             。第二课时中,我们还有一个设计,让学生学着课文中描写补天的句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一些动词或者语言、神态等描写来写一写女娲如何求雨和造船的。学生的想象大门被打开了,在神话的世界里畅游。

五、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教材只是个“例子”,所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引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中去,在一个更广阔的“大语文”背景下学语文。今天的两篇神话故事,老师都教给了孩子们阅读神话故事的一些方法。金老师告诉孩子们:神奇是神话故事的一个最大的特征,《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中有这样的神奇,外国神话故事中也同样充满着神奇,神奇是神话故事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我们在看神话故事的时候要关注到这些神奇的地方!高老师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就出示了人物关系图,告诉孩子们:古希腊神话中有众多性格不同的神, 读起来容易混淆,读神话故事,可以先找出主要人物,再理清人物的关系, 故事大意就清楚了,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懂神话故事。在教学的最后,高老师还跟孩子们说:“希腊神话是人类神话故事中的瑰宝,这篇《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开篇之作,假如你对希腊神话故事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去阅读这部《希腊神话》,让我们继续畅游在神话故事的无限神奇中!”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神话文体的特点进行教学,语文课程就能丰厚起来,语文学习就具备了深度、厚度与长度,教学的“有效”就能不断地提高,它会引领着学生不断地朝向具有鲜明语文学科特征的专业化道路走下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