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秘秦可卿(连载)二

(2013-05-19 20:27:47)
分类: 逸话红楼
    细观《红楼梦》有关秦可卿的那几回,我们会发现很多令人费解的地方。这些令人费解的地方,就是曹雪芹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节的未写之写,看似于修改后的版本有前言不搭后语之感,实际上是曹雪芹在心有不甘地隐晦地向我们暗示,秦可卿的死绝不会只是病患而死这么简单。

    在脂砚斋的干预创作下,秦可卿的人物形象具有有了分裂的人格,在合府上下,她是那么地温柔和平,可私底下,她却是个行为举止颇为放荡的少妇。

    焦大一语道破天机,“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些脏水很明显都是泼向她的。焦大所说的“爬灰的爬灰”,其实是指秦可卿与贾珍之间确实存在荒唐的乱伦关系。这一点在红学界已达成共识,此处就不赘述。

    那焦大那句“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就颇让我们费一番思量了。有红学家认为“养小叔子”是骂王熙凤。其实不对。王熙凤的亲小叔子是贾琮,比贾环还要小得多,也经常给贾环当跟屁虫儿。王熙凤对贾环尚且连正眼都不瞧,何况贾琮,如何会与他有不才之事呢?

    王熙凤的堂小叔子是贾宝玉。王熙凤对贾宝玉关怀得无微不至,完全是长嫂对幼弟的慈爱态度,他们之间也不可能有私情。如果“养小叔子”指贾蓉、贾蔷跟王熙凤,则辈分不对,贾蓉、贾蔷都是王熙凤的侄儿,从小说描写来看,王熙凤对贾蓉贾蔷比较好,交往也比较随便,说话也比较亲热,那是王熙凤性情所致。《红楼梦》的文本描写并没有证据说明王熙凤“红杏出墙”。她养小叔子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那其他人呢?尤氏?不可能;李纨?更不可能。这样一来,在宁国府和荣国府中,唯有贾蔷实实在在是秦可卿的小叔子,唯有秦可卿可能养小叔子。贾蔷和秦可卿有较长时间一起住在宁国府,而且贾蔷生性风流多情,这在后面的书中是有体现的。而且他就是因为所谓“谣言”和“诽谤”从宁国府搬出去的。其实宁国府这些所谓诽谤和谣言,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只不过别人都不敢说,最后通过焦大的嘴骂出来了。秦可卿和贾珍的奸情是明写,秦可卿和贾蔷的奸情则是暗写。但归根到底,秦可卿两桩奸情都有清晰指向,绝不是焦大扑风捉影胡咧咧的。

 

    下面就我阅读时碰到的有关秦可卿身上的一些疑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红楼梦十二曲》最后一支曲子是:“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实在宁,宿孽总因情!”这是《红楼梦》里对秦可卿人物命运的一种概括。意思是说秦可卿在画梁上结束了生命,靠着美貌卖弄风情就是败家的根本。美好的家族传统中断是从贾敬开始,家业败落就因为宁国府家风不正,罪恶的根源就是风月之情。秦可卿把美貌当成了纵欲败家的资本,宁国府的家风不正,罪恶根源就是秦可卿的风月之情。再有宝玉在警幻仙姑处看到的一副画,画中有一座高楼大厦,有一个美人悬梁自尽。底下的判词分明: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更加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秦可卿是死于悬梁自尽,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病死的。而且,曹雪芹再一次暗示我们贾家由盛转衰的根源就是从宁国府的淫乱开始的。谁的淫乱,当然是指秦可卿。

    曹雪芹虽然听了脂砚斋的话,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重要情节删掉了,但原来的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曲》并没有删掉,这是作者疏忽了吗?显然不是,曹雪芹是行文的高手,且又对《红楼梦》呕心沥血,增删十次,不会看不到这明显的前后矛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故意为之的,而且秦可卿的淫丧天香楼,是整部小说的基石,没有这个章节,就没法说清后面贾府的衰败,所谓“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的死,便是贾家衰败的根源所在。这些东西还必须留下,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这其实也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硬伤,从整体结构上来说,它是不清晰的,如此重要的情节不见了,只能靠只言片语来揣测,实在只有曹公才有资格这样做,换了旁的作家,早就招来一片骂声了,而在〈红楼梦〉,却成了一种缺憾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