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郎看球
萧郎看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615
  • 关注人气:1,0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站到底》拼的是实力,也是人品

(2013-02-26 23:46:19)
分类: 娱乐视点

  http://photocdn.sohu.com/20130226/Img367065808.jpg  最近,我最爱看的一档电视节目就是江苏卫视的《一战到底》。我是个很爱看书的人,文史地理,风物人情,自认为比身边的人懂得多些,但看了《一战到底》,才发现自己不懂得东西还很多。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是到什么时候都要学习的。

    现在社会,人们衡量价值的标准极其功利,你能赚钱,你就是一个成功有价值的人,你赚不了钱,你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白搭,你在人眼里也只是废物一个。知识如果不能兑现白花花的钞票,那就没了价值,不学它也罢。照此理论,全国人民只需要读一本生财之道的书就行了,别的书大可烧掉。

    人之所以为人,他有别于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就是思想,思想很抽象,很模糊,摸不着,看不见,它是无形的,却无处不在。人没了思想,就只剩下一个行尸走肉的臭皮囊,那与死何异。而思想的获得,就是需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获取知识。而我们在获取知识之时,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点亮我们的思想,照亮我们看似灰暗的人生。知识无形,无色,无味,看起来于经济仕途也无用,但就是它,只有它,才渐渐地让你灰暗苦闷的人生有了无穷的张力和广度,只有它,才能让你看似无形无色且无味的人生从此变得有形,有色,有味,让你的人看起来有血有肉,有灵魂。我鄙视那些鄙视知识的人,我推崇那些推崇知识的人,《一站到底》只讲知识,不谈风月,我深以为敬。

   《一站到底》有别于时下恶俗的娱乐搞怪节目,考量的是参与者的知识,挑战的是参与者掌握知识的极限,要做到天文地理,五花八门的知识样样精通,三百六十度没死角,难。看节目时,我把自己当成挑战者,也大声地一个一个认真答题,可惜,往往答不上几道,便缴了械败下阵来。但我很快乐。快乐于知识演化成的战场,兵不血刃,酣畅淋漓,快乐于知识何时成了利器,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2012年的《一站到底》的挑战规则是有破绽的,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一站到底,而没什么知识的反而笑到了最后,这种规则,更偏重于运气的成分,有的选手,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了最后,却输给了邻家大妈。一道题,刚巧不会,便输了,而幸运者,甚至只需要答对一题,便可抱得大奖归。

    2013年后的这几期有了很大的改进,避免了一些纯粹靠了些运气的泛泛之辈中了好彩,关卡又设了不少,想要获利了结的人奖品减半,鼓励了勇望直前者的前行,断了投机取巧的退路。这样,想要上《一站到底》来挑战的,不拿出点真本领,还真没那麽容易得奖。实力于是成了王道,运气的成分渐渐地弱化。毕竟这是一场知识的竞技,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

    看了这麽多期的节目,我慢慢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挑战者初上场时,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见到谁都要吐槽几句,嘲弄一番,结果都最终一一落入坑里。那狼狈落入坑内的身影仿佛是对这些人的傲慢的一种嘲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站到底》还是一场人品的比拼,狂傲者下,谦逊者上,站神之位,唯有德者居之。你看看檀越,姜瑶,哪一个不是气定神闲,一派谦虚作风。檀越在对手嗷嗷乱叫中,好整以暇地登上了年度颠峰,作了站神之神;而看上去貌不惊人的姜瑶,不喜辞令,沉静如水,居然在高手如林的女选手中,成了无可争议的年度NO1。而再看一下那个巧舌如簧自视很高的“门萨女”,你就会知道,人还是低调点好,要不,活活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挤兑得恨不得地上有一条缝让自己钻了去。她开口“门萨”,闭口“高智商俱乐部”,仿佛普天之下她最聪明,其实,她还很菜......我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巧合的成分,但我更愿意看到一个沉着冷静的檀越被王袍加身,而不愿意看到那个一脸轻狂的周涛当了站神。

    有人说檀越周涛答题水平不分伯仲,周涛输在了运气,其实最后一题檀越也不会。我猜檀越不是不会,而是他做人的一种气度,这就叫人品,周涛不是输在运气,而是输在人品。也许檀越更合中国人的品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