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晚清三古桥

标签:
旅游原创图片 |
分类: 游记 |
在江宁东山街道的卢家桥村、后潘村和前潘村的乡村道路上,有三座清代古桥仍得以保存,它们分别是卢家桥、仙惠桥和积善桥,均被列为南京市文保单位。
卢家桥位于东山街道安宁社区的卢家桥村,东西走向,横跨秦淮内河,始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单孔石构件拱桥,长15米,宽10米。桥两端均为沿江高铁高架,没几分钟就有高铁从高架上呼啸而去,使古桥显得陈旧而陌生。来到卢家桥前,从正面看很难看出这是座古桥,桥面为水泥路面,两侧为砖砌水泥护栏。只有从桥的侧面,才能看出古桥的轮廓:单孔石拱桥,桥面被明显由水泥砖石垫高,桥虽被栏框限高,但桥体已有坍压变形的痕迹,所幸桥拱石面仍光洁完好。从桥的侧面看古桥,耸立的高铁高架与俊秀的古桥交汇相映于水面,令人颇生感慨。在桥的西端有座青砖照壁,文保碑嵌于墙面。
仙惠桥和积善桥离卢家桥不远,属东山街道高桥社区潘村。仙惠桥在后潘村,积善桥在前潘村,两桥相距800米,均横跨秦淮河支流中心河上,均为东西走向。
仙惠桥处于多条道路的隘口,车辆穿梭不停十分繁忙。桥面由沥青铺面,有砖砌护栏。桥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单孔石构拱桥,长20米,宽5.25米,矢高4米。因河道拓宽,桥体被加长。原桥中间高,两端矮,坡度较陡,人民公社时期将桥两端用石料砖块垫高,并铺上水泥,并加了砖砌桥栏,现从侧面能看出桥被砖石垫高和加长的明显痕迹。在桥南面桥拱上有两只雕刻精美的螭首,北面虽也有龙头,但未加雕刻。市文保碑立于桥东端。
积善桥始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三孔石构拱桥,中孔稍大,另两孔较小类似涵洞,桥长20米、宽5.25米;现桥面为沥青铺面,砖砌护栏。市文保碑嵌于桥南护栏上。桥拱南北面有未加雕刻的龙头。
东山三座古桥因仍为主要交通道路,从桥面已看不出古桥的痕迹,无法做到修旧如旧的加以保护。但古桥体尚完好,侧面看古桥俊颜仍在,只是路面不宽,车辆繁忙,前往参观一定要注意安全。
游观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