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领导人王荷波纪念馆

标签:
旅游图片原创 |
分类: 游记 |
王荷波纪念馆位于浦口区行知基地管理中心内,基地占地面积较大,内有浦口区行知小学和行知中学等,基地内还有十余亩农耕研学基地,环境舒朗清新。王荷波纪念馆在一座三层展厅内,展厅楼一侧有“王荷波纪念馆”五个红色竖体大字,傍边还有一行小字:暨廉政教育基地。王荷波纪念馆在二楼,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
王荷波是从南京走出去的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还是早期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中共纪检监察制度的开创者,是首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曾与陈独秀、毛泽东等五人组成中央局。他也是电影《忠诚与背叛》中铮铮铁骨的男主人公。
王荷波,原名王灼华,1882年生于福州,1916年辗转至南京浦镇车辆厂做工,1921年3月组织创建了浦镇车辆厂工会,担任会长。1922年6月由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参与组建了南京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浦口党小组。1923年1月底,代表津浦路铁路总工会筹备组到郑州出席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随后又组织津浦路沿线工人举行罢工,有力地支援了京汉铁路工人的二七大罢工。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9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任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职工国际大会。1925年1月在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7年春参与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 中共五大于1927年在武汉召开,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王荷波当选主席,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制度的初步创立。8月7日出席了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并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9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1927年10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京被军阀张作霖逮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牺牲前惟一的嘱托是,请求党组织对他的子女加强革命教育,千万别走和他相反的道路。11月11日深夜,王荷波牺牲于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西边,时年45岁。
王荷波纪念馆共展出各类宣传图片约200副、生平史迹20多则,各类实物藏品50余件。展馆展出的第二部分为“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历程”,对党的历史上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制度进行了系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