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山村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最美乡村

标签:
旅游图片原创 |
分类: 游记 |
蒋山村位于高淳的最南端,与安徽宣州市接壤。这里依山傍湖,白墙黛瓦,田舍青幽,一幅典型的江南水墨画。作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的蒋山村,不仅景色宜人,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更是让所有来此游玩的游客不胜唏嘘。
蒋山村最突出的三个历史文化景点为:招贤局旧址、何氏宗祠和双女坟。
保贤局原名球琅庵,建于1888年,是一处道教场所。民国八年高淳知事刘春堂坐船湖中,突遇大风,危急中他向球琅庵祈求平安,后终获救。为报恩,第二年他召集全县乡绅名流扩建球琅庵,易名“保贤局”,并对固城湖行救援打捞之责。同时结合周边“崇本济孤祠”的济世行善,发展为旧时高淳的一处民间慈善机构。
保贤局面湖广场上树有一古旗杆,高17米,底座为八面佛石磉,为球琅庵原物,称为“定心标”。白昼,木杆顶端扯一挑幡,方圆数里,目力所及,无不泽恩,为湖中船人求得一份心灵观照;入夜,杆端亮一红灯,使夜航行船可辨方向距离。因“眼观意笃心定”,故取名“定心标”。
村湖岸建有何家港码头,又称渔人码头,为固城湖东岸的主要港口,旧时“金花山”的很多山货和土特产就是从这港水运胥河、长江。码头两边是2000米长的濒湖原生态湿地,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常常还可以看到一群群野鸭嬉戏于水中。在此观固城湖,鸥鹭翩飞,波光万顷,令人心旷神怡。
何氏宗祠始建于南宋,清乾隆年间重建。为周边何家村、盛前村等何姓族人的家庙。其供奉的一世祖为北宋宋徽宗时期的宰相何执中。宗祠原为三进,中进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火。现存“八”字门楼及后进享堂。门楼由砖石构筑,何氏宗祠大门两边的砖雕、石雕十分精美。享堂雕梁画栋,三组斗拱为地区古建筑所独有。该建筑体量较大,雕刻工艺精湛,体裁内容丰富。宗祠内的家训“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刚柔相济,千秋垂范。修缮的东厢房,现为“家训堂”,又是高淳区家风家育基地。巍峨高大的门墙,砖雕细腻、石雕灵动;庄重肃静的厅堂,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先国后家”、“清正廉洁”的家风家训昭告,仿佛历历在目。
双女坟可以说是蒋山村的重要文化遗存,据专家考证为汉墓。双女坟并不在蒋山村内,距村庄约有两公里,该墓在古驿道旁,金山北面,坟冢较大,有月牙塘相抱,占地一亩许。
崔致远为新罗(朝鲜)人,12岁便来大唐留学,终于乾符元年考中进士。他是朝鲜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个人文集的学者、诗人,被朝鲜和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东国儒宗”、“汉文学之祖”,《仙女红袋》后被收在有“韩版聊斋”之称的《新罗殊异记》中,在朝鲜半岛备受推崇。双女坟系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女坟傍现立有崔致远铜像,每年均会有许多韩国人来此寻访凭吊。
圣德戏楼建于康熙年间,面对保贤局,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为高淳古戏楼之一,现已修缮一新。这里也是村民看社戏、跳五猖、打莲香和跳舞健身的社区活动场所。
蒋山村因地处高淳最南端,日常游客不多,但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足以令来此浏览者,难以忘怀。其周边还有多个古代遗址:被称为“隆寝古庵”的花山公园、千年历史的花山玉泉寺,以及东坝汤家古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