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数字史

标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数学史 |
分类: 课题研究 |
“乘法口诀表”数学史料
峨眉二小
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教材86页的你知道吗。
二、教学建议:
教学P86整理和复习第三环节时插入:
1、学生先观察86页的“你知道吗”,在学生阅读、观察后,应让他们说一说以前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使学生对乘法口诀有所了解)。
2、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乘法口诀的排列方法,体会现在的乘法口诀的好处。
三、价值界定:
学生通过了解乘法口诀的发展历史,了解和使用乘法口诀表,感受乘法口诀表发展的悠久历史,感受古代人地聪明才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和学习兴趣。
四、案例改编:
(一)学生学完1-9的乘法口诀后,,引领学生初步感知1-9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
(二)教师提问质疑:引领学生深入理解1-9的乘法口诀。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乘法口诀,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乘法口诀?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我们离不开数学。
(三)介绍乘法口诀的产生及历史
同学们你知道吗?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乘法口诀,当时是把口诀刻在“竹木筒”上,七百多年前才倒过来的。
1、学生先观察86页的你知道吗?在学生阅读、观察后,应让他们说一说以前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使学生对乘法口诀有所了解)。
2、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乘法口诀的排列方法,体会现在的乘法口诀的好处。
五、参考资料
1、了解乘法口诀表的产生及历史。
2007年6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春龙和同事,在湘西龙山县里耶古镇考古是发现一批秦代简牍,发现一枚简牍上的数学排列很有规律,每个竖行的数字连起来就是一个乘法运算。如,“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
从这枚木牍记载的数字来看,只能看清关于“八的乘法口诀”,还不是很完整,记载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应该还有另外的木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证实说,此次出土的战国简是中国乘法口诀表最早的实物证明,印证了文献中所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乘法和乘法口诀表已被运用。如果它是一本数学书的部分,意义将更为重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说,乘法表在古代并非中国一家独有,古巴比伦的泥版书上也有乘法表。但汉字(包括数目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后来发展起来的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对于运算速度的提高和算法的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管子》、《荀子》、《战国策》等先秦典籍中都提到“九九”,也就是乘法表,两汉文献中的记载就更多了。专家推测,乘法表的运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很普遍.
具体说来: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着。在许多著作中,已经引用部分乘法口诀。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诀。发掘出的汉朝“竹木简”以及敦煌发现的古“九九术残木简”上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诀开头的两个字。大约公元5~10世纪间,“九九”口诀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宋朝(公元11、12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代用的一样,即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元朱世杰著《算学启蒙》一书所载的45句口诀,已是从“一一”到”九九“,并称为九数法。
http://s15/mw690/003z9vKNgy6F2aRVXu67e&690
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发现了他的方便之处,所以学习这个新方法。当时,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当时大学的教材。
特点: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玛雅乘法表须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须1770项,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乘法表须无穷多项;九九表只需45/81项。
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
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现在,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