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钱币研究之十二:同治、光绪、宣统

(2015-05-05 19:31:39)
标签:

股票

分类: 收藏与鉴赏

http://s16/mw690/003z66Bsgy6S2bibN9Bff&690





一,同治通宝(重宝):

    1,清朝穆宗载淳同治元年(1862)铸造。版式类似“康熙通宝”、“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阿克苏等局仅见与部颁样钱。因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
“同治通宝”面文汉文宋体、楷书互见,各局所铸,大小、轻重参差不齐,一般径为22毫米左右,重约3克,铜质较差,铸工不精。
    2,同治重宝:有当四钱、当五钱、当十钱三种,其中当十钱除宝源局、宝泉局、宝巩局三局外,其余各局皆少见,仅见于部颁样钱或者母钱。另有回疆文热西丁汗钱,则发现较多。
     同治重宝的分量差别很大,开始铸的分量大,逐渐重宝和通宝就没分别了,到了后来,干脆重宝不及通宝一般的重大。主要是当时政府军费紧张,后来清政府就把重宝废了。目前存世的较多。

 

二,光绪通宝(重宝):

   1,清德宗载湉光绪年间(1875-1908)铸。钱文楷书或楷兼隶、楷兼宋三体。背文满、回文记局、记年、记吉语,记批次等多种形式。光绪钱是中国造币史上首次引进西洋机制造币方法铸造的第一批中国样式(外圆孔方)的行用钱。另有北洋造光绪通宝机制铜币,背北洋零用一文(1902-1908年)。

   2,光绪通宝背满文记局名记年钱。计有:泉源苏直浙昌福武南晋陕川广桂云黔津沽漳河吉宁东奉新,伊犁,库车,阿克苏。另有背记值,星月纹及合背钱,一般径20-24毫米,重1.8-3克。广东,福建,天津,吉林有机制钱,山西宝晋局铸大通宝钱径4.8厘米,重24.2克,吉语钱等。重宝面文较通宝钱清秀工整,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汉文记值,传世以雕母为珍品,贵州发现一枚通宝当百小钱,径2.4厘米,重2.73克。

 3,光绪帝在位30多年,在货币发行上逐步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制技术,各铸钱局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行了多形式多版别秀美小巧的光绪通宝、光绪重宝,形成了在中国铸币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古钱币收藏领域里,光绪通宝虽然倍受重视,一些钱币专家学者曾多次称颂光绪通宝“为至上至美的藏品”,然而由于光绪年为清末期距今太近,光绪通宝铸量较大存世很多,且其多为小型钱币,所以长期以来很难受到广大钱币爱好者普遍重视,也很少有钱币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有人认为:“不论光绪通宝精彩绝伦的机制钱币,也不论光绪通宝之稀见怪异之版别,单就其普通寻常之大众制钱而言,光绪通宝钱币小巧俊美、端庄秀丽,也堪称翻铸制造之精华,其钱文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咸丰钱币揩书遗风,纤细挺拔、刚柔相济,又超过了康乾盛世。”
      简单说,光绪年间钱局远不及顺治、康熙盛世时规范条理,也不及咸丰乱世时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钱局虽然也有泉、源、河、津、沽、奉、云、东、福、广、晋、苏、蓟、武、漳、陕、昌、桂、吉、直等多局,但是各局所铸钱币既不象顺康期间的大型和统一,也不象咸丰期间的杂乱和各行其是,而是完全在小、精、巧、美上下工夫,如果按其形状,即使光绪通宝大样也只有顺康大样的2/3,比起咸丰大钱更加悬殊了,但是按其内容,却又比顺康单调的格局丰富多了,即使比咸丰也毫不逊色。单就背千字文一种,目前据说就发现有14种之多,常见的“宇、宙、日、列、往、来、金、村”等多以套子形式出现,其实一些钱局均在这些字里做文章,泉局有,源局有,云局有,东局也有;另其背星、月、日纹者,更是将历代此类纹币发展到了极至。星者无不精神抖擞,在小钱上格外醒目;月者还有大小之分,大的如一夫当关,小的又玲珑可爱;日者更是各具特色,大小层次分明,似乎比圆比润。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宝津、宝河、宝直、宝云等局所铸之钱币。


三,宣统通宝:

1,醇亲王之子溥仪继位后,改元宣统,宣统年间(1908-1911),全国各省几乎都已停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统通宝”小平钱,数量也不多,分为大小两种,新疆地区有“宣统通宝”红钱,宝广、宝福两局出过机制币。
2,宣统通宝铜钱,制作工艺分两大类:翻砂和机制,但早在光绪年就已经出现了机制钱币,制造了很多无孔小铜元,还有就是由宝津局代制黄铜或红铜夹铅芯的样币,直径达47毫米,制作颇为精美绝伦。但宣统通宝铜钱,以小铜钱占主位,基本尺寸为:机制的17毫米,薄片状。翻砂的12-25毫米,大钱反而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光绪后期市面基本上都使用铜元,在铸铜钱已无利可图。实际上铜钱已为象征性钱,或许铜元找零还需用些,但它必须是能体现出一枚铜元当十枚铜钱的可能。现从市面的一种“宝广”中圆孔“光绪通宝”﹑“宣统通宝”机制铜钱和“宝广”宣统通宝铸钱看明显减重。然也正反应出当时大清国力之不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3,宣统通宝一枚“宝广”的小银钱,满文“宝广”雕得非常精工,极不容易。然不是铸厂雕钱,是因为:(1)钱面文字不精深,字有浮在表层之感。(2)内郭开口:它只是普通直开口,此口只有常用品才会马虎如此开法,此币市面根本未见过,且穿郭也不匀。

     铸厂雕钱一般穿微决或郭呈弧形等等。此钱还有一种无法描述也说不出只凭收藏者多接触多见识才有的真伪那种感觉。小银钱虽为好事者戏雕之品,然不可否定,也不失为把玩之佳品。

   

http://s7/mw690/003z66Bsgy6S3BPgW2O6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